寻甸县教育党工委:“红橙紫绿蓝” 五色笔描绘党建新画卷
作者: 发布时间:2023/6/29 10:07:19 点击率:0
寻甸县教育党工委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教育事业新路径,引领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基层党组织用好“红橙紫绿蓝”五色笔,描绘“五彩缤纷”党建新画卷,让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有机融合、同频共振,持续为教育发展赋能。
用好“红色笔”,建设红色基因厚实型党组织
加强红色教育,进一步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结合党建带团建带队建,多形式开展思政课活动。各学校积极组织思政课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把思政课育人功能用好用活。今年以来,全县教育系统共开展“红色基因”进校园、进课堂活动26次,覆盖师生68000余人次,举行“书记、校长思政课”讲堂活动36次,覆盖师生56000余人次,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42次,覆盖师生人数达88660余人次,覆盖率达100%。用主题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各党组织积极组织师生开展“重走长征路,缅怀革命先烈”“追寻红色记忆”等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师生铭记红色历史,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各类党组织开展红色主题活动23场次,覆盖师生46000余人。
用好“橙色”笔,培育关爱感恩型党组织
关心关爱关注困难党员、退休党员、困难学生、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群体,持续开展“橙色”关爱行动。2022年以来,县教育党工委慰问系统内困难党员65人次,各学校(园)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温暖”活动,逐户登门看望退休党员、老教师。聚焦贫困、留守、流动、残疾适龄儿童少年等重点人群,按照“应助尽助”原则,严格落实国家资助政策。2022年来,全县发放学生补助资金累计达10281.57万元,资助学生163764人次。有效保障了适龄青少年儿童不因贫辍学、脱贫家庭不因学返贫。由党员教师带头,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为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家庭困难、学习困难学生提供生活帮扶、学业援助、亲情陪伴、素质提升等服务,帮助消除孤寂、失落、焦虑等心理障碍,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学校、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用好“紫色”笔,锻造素质过硬型党组织
聚力建强党组织书记、党员队伍、党员先锋、党务工作者“四支队伍”,把培优育强“四支队伍”确定为年度党建“项目”,采取“线上+线下”“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建优建强学校管理队伍力量,夯实党组织队伍基础。2023年以来,举办县校(园)长领导力提升专题培训班3期,邀请市内知名教育专家作专题讲座,参训学员达1130余人次;举办学校管理干部及班主任转配培训班1期,参训学员达1500余人次;督促和指导各级党组织配齐配强党务工作者,每年8月份举行一次覆盖全县各级各类党组织党务工作者培训,不断提高县教育体育系统党务工作者的能力素质和业务水平,有效提升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水平;深入实施校(园)长领航工程、发挥“党员先锋”领头羊作用。2023年以来,共提拔3名党组织书记,12名党组织副书记、副校长。引进1名“银龄名校长”聘任为县第一中学校长,聘请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优秀校长陈金河为教育高质量发展顾问。
用好“绿色”笔,打造服务奉献型党组织
各学校党组织积极发挥党建工作在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引领作用,探索“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文明实践工作模式,通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交通安全教育、关爱环卫工人、清洁公共卫生环境等系列志愿活动,进一步提升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师生服务社会的使命意识。各党组织在每年3月份开展“学雷锋”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用好“蓝色”笔,塑造辐射带动型党组织
各学校党组织积极开展“蓝色”帮扶送教和传帮带行动,多渠道培养基层教师和新教师的专业素质,充分发挥名师、名校、名校长“三名工程”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2023年以来,组织名校长、名班主任、特殊教育名师工作室等到各学校党组织开展帮扶送教活动;县幼儿园党总支积极组织党员教师帮扶团队,深入各乡镇幼儿园开展结对送教活动20余次;各乡镇中心学校党组织积极到辖区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开展党员送教帮扶结对活动,有效实现城乡和校际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均衡发展。各党组织深入抓实师徒结对,发挥党员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通过“传、帮、带”,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