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县凤合镇:把牢“三个点”淬炼“三型”村干部
作者: 发布时间:2023/9/20 9:59:14 点击率:0
凤合镇把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增强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针对农村党员干部后备力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发挥作用不明显等问题,把牢三个点,从源头储备、教育培养、发挥作用等关键环节持续用力,以更实举措系统谋划农村党员干部成长之路。
把握关键点,培养“能干人”
注重源头选苗,提高党员发展质量,按照提前规划、滚动储备、跟踪管理的模式发展党员,入党申请人、积极分子、拟发展对象按照6:3:1的比例规划储备。目前已储备的2023年拟发展对象中,35岁以下3人,占比65.7%,大专以上文化程6人。实行领导干部联系党支部制度,建立13个领导班子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对拟发展对象、预备党员进行一对一指导培养,通过谈心谈话、实践锻炼、集中培训等方式提高政治理论水平、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积极把农村“能人”培育成党员,推动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抓住根本点,选出“领路人”
搭建成长平台,着眼部分村后继乏人问题,注重把党员认可、群众满意的农村优秀青年党员培养成村级发展领路人,拓宽选拔渠道和视野,按照每村10人标准,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的党员中择优储备村干部,129名优秀村干部按“正职岗、副职岗、委员岗、后备岗”4类纳入统筹整合的村级组织大岗位,实行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逐一制定岗位职责分工,明确具体工作任务,多角度成长锻炼,形成“群雁齐飞”的良好态势,全面激活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紧扣落脚点,当好“贴心人”
凤合镇积极延续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中党员包片联户的有益经验,推行党员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常态化,积极构建“党组织—党员—群众”的网络体系,常态化推行党员“1+N”联系群众全覆盖制度,镇、村党员干部分包145个村民小组。通过普法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组建“敲门”小分队,做到政策讲解到户、重点工作发动到户、矛盾纠纷调解到户、困难解决到户,用实际行动彰显党员先锋作用,真正把工作做进群众心里,做群众的贴心“解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