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乡:“田园党校”上好产业振兴“必修课”
作者: 发布时间:2023/9/20 10:09:18 点击率:0
近年来,联合乡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方式,探索打造“田间党校助力产业振兴”党建品牌,用活辖区中药材种植基地、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等教学资源,把党员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通过党员干部“下课堂”、乡土人才“串课堂”等方式,将群众聚在产业链上,推动全乡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夯实产业基础。
党课上在田园
依托磨鲁姑续断种植基地、小海天门冬种植基地、落水洞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等教学资源,搭建“田园党校”。将“支部主题党日”、干部教育等搬到田间地头、农业产业基地及园区企业。紧贴中药材、火腿、苦荞、野生菌等产业发展需求,邀请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的专家学者及本土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产业带头人,深入“田园党校”讲授“田园党课”,将产业基地变课堂、将现场素材变教材,上好产业振兴“必修课”。2023年,开设中药材育苗移栽、种植管理等课程,培训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160人次。
人才育在田园
实施“头雁工程”,领航乡村振兴,依托“田园党校”培养一批种养能手、经营大户、致富带头人,积极培育、壮大加工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提升产业发展引领力。注重在产业基地、合作社、农业企业创业带头人、致富能手中培养发展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能人,不断提升党员发展质量,发挥示范引领效应。2023年,培养2名致富能手成为党员,培养种养能手150余人,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7个。
服务落在田园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借助党组织信息、技术和管理优势,为想要发展产业的群众“牵线搭桥”,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中药材种植、肉牛养殖等致富产业。依托“田园党校”组织送技下乡、送技入户,开设种养培训“选修课”,为群众发展产业“量体裁衣”,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发展信心。同时,创新实施“1+1+N”工作模式,实行1名党员帮扶1名脱贫户、结对N名农户的模式,因户制宜制定帮扶计划,实现“抱团式”发展。2023年组织党员志愿活动80人次,帮助年老体弱、缺乏劳动力家庭进行中药材田间除草、施肥等中耕管理1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