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力着手”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
作者: 发布时间:2023/9/20 10:50:57 点击率:0
近期“千万工程”成为各界学习研究的一个热词,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千万工程”历经20年引领浙江乡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为如今处于振兴路上的各乡村提供了丰富的治理经验。可以说,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乡村的全面振兴就无从谈起。当前乡村治理内容逐渐充实起来,村民的腰包鼓了,笑容多了起来,这是党建引领下乡村有效治理的生动体现。为进一步推动乡村发展,开辟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局面,需要从群众、人才、发展三方面持续发力。
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 要格外留意群众“向心力”
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村民群众既是受益者,也是参与者。村民参与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工作成效。因此,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工作时,要积极谋划,多出主意、想办法,充分调动村民群众的热情与积极性,只有强化主人翁意识,才能逐步摆脱“等、靠、要”的老问题,通过“自己事即村里事,村里事也是自己事”的改变,实现乡村治理新局面。
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 要充分发挥人才“带动力”
乡村治理,需要“新手”,也要“能手”。一方面,要重视基层党组织的后备人才培养工作,通过老党员、老干部的传帮带工作,使乡村的后备青年干部迅速成长起来,懂政策、知村情,能扛事,成为乡村治理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要立足实际、开拓渠道,吸引在乡村治理、农业科技、产业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等领域的“行家里手”参与到乡村发展全过程中,通过本土与外来资源的结合,充分发挥“乘数效应”。
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要不断提高发展“生命力”
推动乡村振兴各项事业取得成效,就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关键词。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村民收入水平,最重要的就是摸清本村资源状况,精准定位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方向,充分利用本村的优势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发展本村特色产业。对于缺少资源优势的乡村,要及时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大胆借助外地资源,合理借力,助力本土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