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山县委组织部逐步规范办文管理打造模范机关
作者:李光明 发布时间:2017/2/28 8:27:31 点击率:0
近年来,贡山县委组织部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加大办文管理力度,规范收文、发文流程,从细从严打造模范机关。2016年,县委组织部办文工作在州委组织部办公室和县委办的正确指导下,坚持公文处理“法制、实事求是、全面质量、实效、集中统一、党政分工、保密、简化”八项原则,公文处理不断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领导重视,明确公文处理职责。县委组织部部领导历来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把公文处理作为确保部机关运行顺畅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赵在良在部机关办公会上,针对办公室人员调整的实际,就办文等办公室工作进行了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就办文质量不高等问题找办公室主任谈心谈话。分管办公室的副部长韩文义亲自抓落实,明确要求办公室要进一步规范办文程序,提高办文效率和质量,对办文工作亲自指导教授,要求办公室主任切实负担起责任,充分发挥办文促工作效率提升的作用。
科室落实,规范公文处理工作。一是规范收文程序。县委组织部收文后,先由办公室进行来文登记并制作处理签,按文件内容提出处理意见呈分管副部长和部长审核通过后批转给相应科股室,每一份来文,办公室均有带处理签的登记存档,在转至各科股室时,一律在部内转文登记簿上登记签名,做到可查、可用,不至于出现找不到文件,工作落实不力等情况。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县委组织部收文1290份,其中电子政务网来文1228份,大组工网来文62份。二是规范收文归档。县委组织部专门设有收文档案柜,分秘密文件、中央来文等13类,确保文件查找方便快捷和档案局归档。另外,分设组工通讯和简报两类,分别存放组织工作信息和县直机关简报信息。同时,为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综治维稳等工作,另设县纪委、县委政法委等4类文件,便于查找各类考核材料。三是规范发文程序。县委组织部发文先由业务科股室起草并认真校对,送办公室制作处理签报分管副部长和部长审签,保证每一份文件都有部领导的签批意见方可发文。返回办公室由办公室办文人员校对无误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版)调整发文格式。确保公文内容无误、格式标准,最大程度保证了发文权威性。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县委组织部发文381份,其中:贡组便签77份,贡党建发5份,贡非社党发5份,贡组报9份,贡组复16份,贡组函63份,贡组请39份,贡组通162份,贡组委5份。四是规范发文文种。2016年,县委组织部进一步规范发文文种,按照中央规定,结合我部工作实际,确定了贡组报、贡组请等12种正式文件字号,并将发文机关标志统一成“中共贡山县委组织部文件”字样,取消了括号内再加文种的做法。五是控制发文数量,提高发文质量。按照中央改进文风、精简发文的要求,县委组织部严控发文数量,做到不该发的坚决不发、可发可不发尽量不发,采用电话通知或便签形式通知,着力减少发文数量。严把发文质量,每一份发文,均按照中央精神要求,严防出现原则性的错误。每一份发文,必经业务科股室认真起草、部领导审核、办公室校对,严防出现错漏字、观点不明确、思路不清晰、结构不严谨、语言不精练等低级失误。
强化学习,提升公文处理水平。2016年,县委组织部办公室人员坚持学习《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版)》等理论业务知识,并积极参加州县组织的各类办公室业务培训,着力提升办文水平及办公室综合业务水平。并努力专研大组工网、电子政务网操作流程,努力熟悉各项功能,把电子办文的优势利用起来,提高了办文效率,节约了办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