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山县实施“五个一批”人才扶贫行动
作者:杨国柱 发布时间:2017/4/24 14:56:31 点击率:0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及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促进全县扶贫开发攻坚战中的积极作用,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推动贫困地区快速发展,根据《云南省人才扶贫行动计划》和《怒江州人才扶贫行动计划》精神,结合贡山实际,实施“五个一批”人才工作项目。
扶持一批致富带头人。一是依托“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扶贫小额信贷”“红色信贷”等项目,着力培养贫困乡村致富能人。二是围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对致富带头人、产业带头人、大学生村官等进行培训,着力提升创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从2017年起到2020 年力争培训两千人左右。三是按照“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进度和比例,加大对县中小微创业就业人员进行创业辅导、成本控制、质量管理、包装策划、市场营销等专业培训,实现有就业愿望的贫困人口都能接受1次以上就业技能培训,精准推进技能扶贫攻坚。
培养一批基础人才。一是开展农科人员能力提升和农民技能培训,到2019年底,力争把贫困乡、村、组干部和党员骨干全部轮训一遍,让有劳动力的每户都有一个实用技术明白人。二是加大申报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力度,为当地培养科技人才。三是从2017年开始,每年至少争取1名省内外旅游专业人才到贡山挂职,每年至少从县旅发局选派1名干部到省内外挂职锻炼。从2017年到2020年,培养100名乡村旅游导游人才、100名酒店管理人才、100名农家乐带头人。四是建改革基层农科人员收入分配办法,建立农村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激励机制。五是大力培养“两后生”。从2017年起,坚持不懈抓好“两后生”整体移交职业院校工作。六是加强村组干部队伍建设。七是组织好扶贫人才专项培训。每年分期分批分类培训扶贫或涉农部门干部、乡镇干部,示范培训一批村(社区)干部和致富带头人。
选派一批对口帮扶人才。一是结合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扎实做好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工作。实现选派帮扶干部全覆盖。二是从2017年起,每年从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和具有职业医师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中选派一批人才到乡镇对口服务,帮助乡镇卫生院、中小学提高医疗水平和教学质量。三是实施文化、广播影视、体育人才服务基层行动。四是加大对口培养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力度。依托省基层人才对口培养计划,每年选派3名左右青年科研骨干人才和教育、医疗卫生以及农业科技类急需紧缺人才到州级、省级学校,医院和农业科研单位进行为期1年的对口专业进修。
引培一批急需紧缺人才。结合贡山县实际需要,继续加大与省内高校签订定向委培计划,每年定向培养10名医类学生、2名本科免费师范生,4年培养60名左右紧缺基础学科人才。同时开展“乡情乡愁”行动。充分利用州内外贡山籍优秀人才和企业家助推贡山发展。实施“情感联络”活动,全面摸排贡山籍在校大中专生情况,全面开展情感联络行动。及时掌握贡山籍应往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方向和就业动态。加强与本地生源在校大中专学生的直接联系。
转化一批科技成果。一是建立与科研单位的结对帮扶机制。加强与科研单位结对帮扶,结合实际和产业发展需要,按照成果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姻”,帮助建立实验、研发和技术成果推广平台。二是建立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制度。积极培育和发展地方科技咨询服务机构,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对在贡山县组织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服务机构,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予以支持。
通过实施“五个一批”人才扶贫工作项目,努力实现到2020年贡山县人才总量大幅增长,人才质量稳步提高,人才结构趋于合理,基本建立机制灵活、报酬适当、环境宽松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