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谷县委老干部局:满腔赤诚为夕阳 奋发进取暖桑榆
作者: 发布时间:2022/3/21 16:05:29 点击率:0
景谷县委老干部局始终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的价值取向,树立比学赶超意识,与高质量发展要求同频共振,在全面推进老干部工作科学发展中立标杆、树榜样,实现工作新突破、新跨越,奋力交出新时代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答卷。日前,县委老干部局荣获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为银发幸福“加分”
“做好老干部工作是政治任务,要往心里做,要往深里做,要往实里做”每一个进入老干局的新同志都会被这样告知。当前,老干部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样化,退休干部数量不断增多,老干部进入双高期(高龄期、高发病),如何做好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等,都成为摆在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面对新形势带来的新情况和新要求,县委老干部局积极探索创新,“新心”相印,尽敬老之责、谋利老之策、办助老之事,力求把老干部的每一件小事都做到细致入微。服务管理信息化,提升老同志的归属感、安全感。针对离退休干部服务不精准问题,县委老干部局探索将数字化管理与常态化走访相结合,建立离退休干部、老干部等微信工作群,不断更新完善老干部信息,动态管理云南省离退休干部管理系统;除节日、困难时期慰问以外,实行在职县级领导干部与副处级以上离退休干部常态化“一对一”双向联系服务制度,及时了解老干部情况、动态、趋向、需求,搞好精准、精确、精心服务。服务管理亲情化,提升老干部的幸福感、满意度。“把每个老同志当做自己家人”是县委老干部局工作的遵循,工作人员随身携带“亲情服务记录本”,在走访慰问过程中,通过拉家常、问寒暖,全面了解老干部家庭情况、收入水平、身体状况和困难类别,了解他们的烦心事、操心事,及时做好记录,提供个性化服务。做到“三通电话”,老干部新政策出台及时通电话告知、重大节日及时通电话问候、身体不适及时通电话关心;做到“五到家门”,节日走访到家门、困难慰问到家门、红白喜事到家门、集体活动接送到家门、健康服务送到家门。“离休以来,我都是在普洱生活,谢谢老干局每年都来看望慰问,平时也经常嘘寒问暖,让我感觉很温暖,没有被边缘化”,89岁的离休干部温如芳在慰问时总是热泪盈眶。县委老干部局始终秉承“爱心、诚心、虚心、耐心”的“四心”工作法,在继承过去工作上的好传统好做法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用创新的理念研究分析老干部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探索建立新的工作体系、机制和制度。“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就是老干部们对县委老干部局最大的肯定。
“思想越来越新,人越来越年轻” 为银发进步“加分”
“自从上了老年大学,思想越来越新,人越来越年轻。自己的爱好也有了展示的地方,老干局还会组织我们下乡展演、开展志愿服务,真的让自己的爱好变成了责任,每天都过得很充足”,老年大学学员李燕说。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如何让老年朋友不再单纯满足于“老有所养”,而是追求“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县委老干部局主动作为,谋划创新,着力打造老年教育新格局。依托老干部活动中心,县委老干部局于2006年成立了景谷老年大学,审“时”度“势”,建设桑榆再起航的港湾。有机融合“室内、室外”两个课堂,不断提升老同志思想认识、党性修养。室内“第一课堂”明确学习“硬指标”,每周固定时间安排思想政治短视频学习,每月第2个周二确定为“理论课程学习日”,把党性教育、思政教育作为必修课、重点课,贯穿老年大学办学全过程、各环节;探索“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将课堂教学向户外延伸,依托全县党员干部教育现场教学点建设,延伸打造老年教育“第二课堂”,挂牌成立3个老年大学党性教育点,分期分批组织老同志到现场教学点重走“红色道路”、重温“红色故事”;探索建立“积分制+”,让夕阳也能干出新作为,展现新气象。通过调研摸底,结合老同志需要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等实际,设立活动参与擂台,建立“积分制+”模式,让老同志比学赶超竞出彩,通过“晒绩”促“赛绩”,激发银发正能量,在老年大学和离退休党支部中实行积分制管理,将参与活动、志愿服务、好人好事等纳入积分内容,激发老同志参与正能量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以积分记录美德”,“用行动传递正能量”的目的。深化“互联网+”,推动信息化与老干部工作深度融合。疫情期间探索“微信群+”授课模式,实现疫情常态防控下云学习;指导各支部加强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信息化载体建设,引导和帮助老干部学习使用新媒体,创建“景谷银发先锋”抖音公众号,宣传离退休干部工作动态;抓好红色教育,组建离退休干部“银潮之声”宣讲团,以景谷发展历史、景谷红色革命遗址等为抓手,举办红色历史大讲堂、露天讲堂;依托“景谷有声党建”小程序开设老干部讲初心栏目,邀请威望高、经历丰富、熟悉党史的老干部、老党员录制“初心故事”,用身边生动鲜活的事例忆苦思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历史比较和现实感悟中,触动思想灵魂,提升精神境界。
“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 为银发奉献“加分”
离退休干部中聚集了各方面优秀人才,更有大批党建、农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专家,要充分调动老干部积极性、主动性,最大化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搭建平台至关重要。县委老干部局通过深入走访调研,双向听取老干部及部分单位部门、乡镇、社区意见建议后,采取逐步整合的方式,着力汇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竭力为老干部助力发展搭建建言献策平台、志愿服务舞台、文化传承讲台。积极为老同志“智”有所用提供平台。健全完善离退休干部重要情况定期通报、重大决策征求意见、重要会议特邀等制度,不断强化离退休干部的政治荣誉感和责任感。根据县委政府中心工作需要,县委老干部局主动介入,以报告会、座谈会、调研会等形式,组织老干部参与重大项目规划、重要工作报告讨论、重点工作流程体验等活动,深入听取离退休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干部队伍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积极为老同志“技”有可施提供平台。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将志愿服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通过互联网招募志愿者,不定期开展“志愿服务一小时打卡活动”,引导老同志发挥经验智慧和独特优势,助力全县重点工作。全面推行“支部+协会+志愿服务”模式,结合社区服务需求及志愿者身体条件、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和个人意愿,将银发志愿者编入宣传、文艺、技术、环境监督等服务队,参与社会治理、政策宣传、技术培训、健康义诊等服务,让离退休干部积极投身到社会发展的“大实践”中,为和谐社会增添银发正能量。积极为老同志“授”有传承提供平台。建立“景谷银发讲师库”,通过深入摸底分析,县委老干部局从退休干部、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实用技术人才、先进模范人物中聘请政治觉悟高、有示范引领性并善于用群众语言授课的15名银发人才充实到讲师队伍中,打造“活”的典型示范载体。组织银发讲师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宣讲,以口述历史、互动交流等形式,以红色“微党课”传播“党的好声音”,营造“红”的理论宣讲氛围。同时,县委老干部局与关工委通力合作,共创共推,组织银发讲师深入学校开展主题宣讲,做好青少年传承教育,有效激励青年一代发扬老一辈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建立新功,受到到广大师生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