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尽其用方能“才”聚八方
作者:永善县委组织部 胡玉超 发布时间:2019/8/31 3:34:52
“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7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北京中关村调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强调要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开启了人才工作新篇章。作为县级党委组织部,干部、组织、人才这“三驾马车”是我们的主业主责,如何驾驭好“人才”这驾马车,服务脱贫攻坚摘帽战?笔者认为,只有“才”尽其用方能“才”聚八方。
专注培育“青年人才”,开辟源头活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前,外出务工成为脱贫致富的首选途径,空巢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成为乡村主流,部分青壮年散存在乡村,导致村(社区)干部储备不足、年龄老化、结构失衡。如何将散流于乡村的青壮年集聚起来,发挥作用,服务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是各级党委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青年人才党支部”顺势而出,如何让青年人才党支部建起来、用起来、强起来、作用发挥出来?笔者认为,首先抓好“青年人才党支部”的组建和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党委书记管党治党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统筹人员安排,配齐配强“青年人才党支部”班子,配备活动场所,落实活动经费,确保“青年人才党支部”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乡镇党政班子成员要注重发挥好帮带作用,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等方式,强化对优秀青年的结对帮带工作,加强教育管理和正向引导,促进尽快成长成才;要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优秀青年,对表现突出的优秀青年,优先发展入党;对表现突出的农村优秀党员、优秀青年,优先作为村干部人选及时使用,激发优秀青年干事创业激情。配好班子、搭好架子、育好苗子、压好担子,让青年人才党支部充满青春活力、敢想敢做、善做善成,给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注入新活力,激发新动力,从而开辟源头活水。
用心打造“乡土人才”,激发支渠活力。“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广大基层农村,不乏有“土专家”、“田秀才”、致富能人等,他们分散在不同的村组、不同的党组织,在各自的小天地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犹如一支精英部队没有统一的指挥官,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永善县充分发挥党管人才牵头抓总的作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各乡镇党委,组建专班人员深入各领域、各系统、各层次调查了解、广泛收集各类人才信息,分门别类建立各类人才信息库,做到家底清,情况明。深入开展“人才扶贫行动计划”,采取县委联系专家工作服务站选派骨干人员到乡镇对口支援、指导,县委联系农业、林业专家工作服务站抽派专业技术骨干组成包乡工作组分赴15乡镇,开展实用技术、动物疫病防控、扶贫产业项目实施、土地确权、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营等农业重点工作的培训、指导和实施等方式,派出特色产业指导员驻村工作,以“行业专家”和“乡土人才”结对的方式整体提升人才素质,用心打造“乡土人才”,激发支渠活力。
巧借平台“引进人才”,集聚人才合力。“不拘一格揽人才,创新创业促发展!”永善县紧紧抓住省委联系专家、市委联系专家、县委联系专家服务基层契机,积极争取专家支持和关心,最大限度的留住专家,发展产业,服务基层。深化推进与中山市小榄镇的人才交流协作,积极争取小榄镇组团镇区在人才培训、交流等方面的支持,最大限度用好“小榄所有”,满足“永善所需”。紧紧围绕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和决胜脱贫攻坚目标,助推招商引资、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工作,选派干部到中山市小榄镇挂职交流、选派专业技术人才到中山市跟班学习、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到中山市观摩学习、选派医务骨干到中山市小榄镇医院跟岗培训。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措施,邀请中山市名校长、医技骨干、农业科技等人才到永善调研、指导、挂职,聚小揽英才而用之,通过巧借平台“引进人才”,集聚了人才合力,整体提升全县人才素质,进一步提振精神、卯足干劲,全身心服务和投入到脱贫攻坚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