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县多措并举抗旱救灾保民生
作者:中共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3-05-07 08:51:30 点击率:109
今春以来,气温持续偏高,旱情继续加剧,全县抗旱形势异常严峻。寻甸县充分认识旱情持续发展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扎实的作风、最有力的措施,多措并举抗旱救灾保民生。
农业局,组织6个工作组深入到乡镇、村社指导做好抗旱工作和春备耕。采取扎堰截流,用引、提、调等有效措施,努力增加水量,合理利用现有水资源。筹措春备耕的各项支农资金,及早足额储备春耕所需农用物资。柯渡镇,全力保障人蓄用水,对于有可取水源点的村落积极帮助其架管引水,对于附近无取水点的各村按户发放抗旱水桶便于其拉水,并就近帮助建立取水点。聘请专职驾驶员,动用柯渡镇绿化专用车辆千方百计为群众运水送水,确保每一位群众都有水喝。甸沙乡,采取挂钩人员驻村指导,取消双休,做好春耕生产后勤保障工作,实行风险抵押制度,同奖同惩等一系列措施。自4月9日以来,出动耕地机700余台次,大型拉水车5辆,抽水泵800余台,农户马车拉水2000余辆,劳动力8000余个,地膜、化肥、农药等物资全部发放到农户。六哨乡,大力推广抗旱节水技术,指导群众科学抗旱。把抗旱救灾与森林防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及时调整充实了森林防火指挥部,成立了专业半专业义务扑火队,对重点林区及部位加强巡查,及时消除火险隐患。河口镇,四群队员积极行动,与镇、村、组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旱情调查,积极寻找可利用水源,指导动员群众进行抗旱自救,争取资金完善饮水工程。鸡街镇,及时调整大春作物种植计划,确保土地不出现撂荒现象。将14000亩的水稻种植面积调整为10000亩,调整的4000面积实施水改旱种植玉米,玉米种植面积由9000亩调整为13000亩。仁德街道天生村,成立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3支,积极开展生产生活自救。全村投入抗旱经费25.4万元,汽车21俩,拖拉机13台,抽水机33台,畜力车、人力车185俩,在往年的基础上增加农膜覆盖面积350亩,有效解决了天生村旱期的人畜饮水困难和农作物的浇灌问题。先锋镇,农村党员积极响应号召,迅速组建“农村党员先锋队”,深入各村组为受灾群众找水、送水、灌水,采取“互助联动式”、“联户包村”、“一帮一”、“一帮几”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孤寡老人、妇女儿童留守户等缺乏劳动力的群众,抓住节令,抢栽抢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