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 “五大工程”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务实创新
作者:中共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3-10-18 10:20:02 点击率:58
寻甸县坚持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求真务实,深入开展升级晋档、幸福乡村、结对帮扶、素质提升、品牌示范“五大工程”,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务实创新。
一是实施升级晋档工程,推动党组织晋位升级。寻甸县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类型党组织实际,找准着力点和结合点,强化分类指导,确保升级晋档见成效。在农村,落实“一定三有”,开展四议两公开、党员承诺践诺、选派党组织常务书记活动。在社区,严格执行三有一化、 三有一责 、党员责任区、机关党员干部到社区任岗制度。在非公经济、社会组织党组织中,开展集中组建,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活动,成立了寻甸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通过开展“升级晋档”活动,全县定级为“后进”的56个党组织和“一般”的564个党组织,通过村“两委”换届选优配强“领头雁”、选派常务书记和加强制度建设,普遍实现晋位升级。深化“升级晋档”活动,创建市级和谐社区2个,占全县社区党组织总数的28.6%。
二是实施幸福乡村工程,解难题惠民生。围绕市委提出的“幸福乡村”工程,以78个省、市级重点村和2个整村推进村为重点,以“一通六有”和“八化十有”为目标,充分整合各部门的力量,实施“七村联建”行动,即规划立村、基础固村、产业兴村、文明美村、依法治村、文化活村、组织强村,细化目标任务,落实扶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切实解决制约农村和贫困地区发展的突出问题。目前已完成“幸福乡村”30个村委会工程建设任务,共涉及农户5236户,投入资金4.65亿元。
三是实施结对帮扶工程,促进创业致富。结合“四群”教育实施结对帮扶工程,切实促进群众致富。一是农村种养殖大户实行扶持式联系。通过提供技术、资金、政策等扶持方式,促进农村种养殖业快速发展,提高创业带富能力。二是村组干部户实行培训式联系。加强对村组干部政策理论、农业科普知识等培训,解决他们依法履行职责、带头致富的能力。三是对老弱病残户实行救济式联系。通过开展“关爱行动”、“温暖行动”、“爱心助学”活动,解决他们基本生活困难。四是少数民族户实行亲情式联系。积极宣传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主动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引导、鼓励民族群众学习技能,依靠自身实现脱贫致富。2013年通过实施结对帮扶工程,各级“四群”工作队员办好事487件,争取各类资金1363.56万元。
四是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素质提升工程,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根本要求,整合资源,承办市统筹素质提升工程培训班1期,培训党员干部90人。举办换届后新任村(社区)干部履职能力培训班1期,培训基层干部500余人,加强了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五是实施品牌示范工程,打造党建亮点增强组织活力。按照“巩固、创新、提升”和分类创建的原则,整合各类党建资源,集中优势力量,打造一批主题内涵深、品牌叫得响、工作措施硬、受广大党员和群众欢迎的树得起、立得住、推得开的党建品牌,发挥党建品牌的示范带动效应。在卫生局党委创建健康蓝盾党支部,仁德街道为民服务中心打造党员服务先锋示范岗,柯渡镇丹桂村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品牌。通过创建系列党建品牌活动,赋予了党建工作多样化魅力,真正发挥了“一名党员一面旗、一个组织一座堡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