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县以“四群”教育为抓手多措并举抗旱保民生
作者:中共寻甸县委“四群”教育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2-04-05 11:14:42 点击率:38
面对持续加剧的旱情,寻甸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抗旱一线,在抗旱救灾中帮民困、解民忧、暖民心、保民生。
一是部门联动促合力,形成抗旱动力源。气象部门密切监测天气变化趋势,对旱情形势作出气象分析和预测,及时提供气象预报信息。农业部门指导当前春耕生产,做好种子、农用物资调配、储备等工作,积极与水务部门沟通,确保春耕生产育苗保苗用水,必要时改种旱地作物预案,确保农业生产种满种尽,减少旱灾损失。水务局根据掌握的水资源总量及分布情况、水利工程的运行情况,进行旱情监测分析和评估,完善雨情、水情、墒情、灾情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制定供水应急预案。林业局严密监测保障森林防火以及杨树、核桃苗木的保水抗旱工作,确保已种植地块杨树和核桃苗木存活率。教育局制定中小学生饮水安全应急预案,确保全县中小学生饮水安全。民政局及时进行灾情统计和核查,向县防汛抗旱办公室提供灾情信息,对受灾群众实施救助安置管理,分配救灾款物,并监督检查其使用情况。各乡镇(街道)统筹组织,进一步加快节水改造与配套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步伐,形成应对持续干旱的工程体系和长效机制。
二是部门单位包一片,建立抗旱责任区。县直各部门、各单位结合部门职能和挂钩点的实际,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建立抗旱责任区,实行“一区一方案”,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科(室),并在责任区进行公示,包干负责抗旱保供水保春耕工作。建立责任区抗旱服务机制,集中力量为责任区及时解决一笔抗旱资金、一个抗旱项目、一批抗旱保供水和春耕备耕物资。县直各部门、各单位领导班子专题研究所负责的责任区抗旱保供水保春耕工作,责任区负责人及时到位,准确掌握旱情,并根据抗旱工作需要,组织好抗旱保供水保春耕工作。县直各部门、各单位党组织与责任区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结对帮扶活动,加强对旱情的监测、灾情的统计,逐乡、逐村、逐户核查灾情,真正做到抓住重点、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确保责任区内抗旱保供水保春耕工作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三是领导干部到一线,当好抗旱带头人。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抗旱一线、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查清旱情、算好水账,认真分析现有水资源条件和用水需求,把水账算到农户、算到田块,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做好水源调度和配置工作。带头深入抗旱一线与结对联系群众共同制定、实施抗旱保供水保春耕措施,指导、帮助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现场督促、检查抗旱措施的落实情况和春耕备耕物资供应情况。带头协调抗旱资金,落实抗旱物资,帮助受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四群”教育工作队把开展抗旱保供水保春耕工作作为当前驻村工作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抓紧抓好,做到冲锋在前、吃苦在前、服务在前,充分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
四是干部党员帮农户,组建抗旱服务队。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建由结对联户的各级机关干部、村组干部、“四群”教育工作队队员、大学生村官和农村党员骨干组成的“抗旱服务队”,服务队员的联系电话在村民小组进行公布,以方便为受灾群众送饮用水、送物资、抓生产、解决实际困难。重点做好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老党员、留守儿童等饮水特困群众和学校、医院等重点单位的抗旱服务工作。抗旱服务队积极发动群众在抗旱救灾中开展生产自救,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一对一”帮助受灾群众出点子、想法子、解难题,组织群众疏通渠道、打井、筑坝引水、购买小型抗旱机具,抽、引、提并用,渠、井、塘齐上,多引、多提、多拦、多蓄水,增加抗旱水源,努力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截止3月中旬,全县累计投入抗旱人员3.9万名;累计投入抗旱资金1114.5万元,抗旱用电37.6万度;用油22.7吨;出动机动运水车辆280车次;运水3200m3;临时解决了9.0299万人,6.42万头(只)大牲畜饮水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