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山县创新机制,加强边疆民族宗教地区人才工作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7-29 11:03:57 点击率:126
近年来,贡山县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立足于边疆民族宗教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群众知识水平普遍不高的实际,强化培养教育、建立韧性机制、广拓发展渠道,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好各种人才资源,有效促进了我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地发展。
一、引进与输出并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一是引进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利用对口援助、三支一扶、派驻新农村指导员等契机,吸纳大批卫生、教育、企业人才,为我县发展注入了活力;结合我县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的现状,每年定期深入各大高校引进优秀毕业生;通过“招商引资”达到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引进品牌、引进管理经验的目的。2009年以来共争取到4名县处级干部、6名乡科级干部到我县挂职;引进卫生、教育人才共28人。二是输出本地富于劳动力。按照上级人事部门的部署和要求,我县积极组建了贡山县劳动力市场,为贡山县的人员合理流动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交流平台。自2004年至今,共输出劳动力5664人,其中有计划、有组织的输出了533人。
二、强化教育培训,提升人才综合素质。一是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切实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发展远程教育与网络教育。二是把培训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多层次、全方位地对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进行分类培训。每年都坚持举办一期科级干部培训班和一期乡村干部培训班。三是在干部培养上,采取州、县、乡镇上挂下派等措施,多岗位锤炼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能力;选送年轻优秀干部到上级机关、沿海发达地区挂职锻炼或跟班学习,使少数民族干部的思想观念和能力素质与新形势和新任务相适应。2009年以来共选派2名县处级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
三、拓宽发展渠道,盘活本地人才资源。一是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和妇女干部的培养力度,坚持选调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到基层锻炼,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录用中,划出一定的名额和岗位,采取放宽招考录用条件和适当加分等办法,拓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渠道。目前,全县417名科级干部中,妇女干部占80名,非党干部占87名,少数民族干部占全县科级干部人数比例的90%。二是坚持从农村、社区干部等基层一线人员中招录公务员,适当减少直接从应届毕业生中招录党政机关公务员的比例,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投身到大学生“村官”队伍中。贡山县2010年的公务员招录计划中,共计划招录36名公务员,其中在毕业年限或参加工作年限的要求上就明确了15名是需要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占到计划招录公务员总数的41.67%。三是通过政策性开发,把闲置的人才资源引导到人才相对短缺的各类企事业单位,使现有人才的智力和活力得到充分发挥。四是完善自主创业机制,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发展养殖产业、草果、核桃种植产业和农家乐等,由此产生了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促进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一是创新人才选任机制,加大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的力度,不断拓宽选人用人视野,真正实现党政人才“能者上、平着让、庸者下”。积极开展公开选拔工作,为各行各业的人才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良好平台,2009年以来,通过公选共有16名干部进入领导岗位。二是建立党内关怀机制,对贡献突出的人才予以奖励,对基础工作、关键岗位和艰苦地区的人才给予关照,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三是创新人才服务机制。从各级政府到用人单位以求贤若渴的态度,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真诚为各类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