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水县“三举措”加强党员教育不断提高边疆地区党的建设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7-08 16:40:15 点击率:31
泸水县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宗教、直过、贫困、高山峡谷”六位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由于受特殊的历史、地理、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制约,泸水县党员整体素质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切实抓好党员教育工作,泸水县立足工作实际,以“强组织、建阵地、聚人心、固边疆”为目标,“三举措”开展党员教育,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提高基层党员素质,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
强化组织领导,扩大党在边疆地区的影响力。县委高度重视党员教育工作,通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的方式,将党员教育纳入党建目标责任考核内容,促使党员教育工作从“软任务”向“硬指标”转化。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思想汇报等制度和做法,不断丰富党内生活的形式和载体,让党员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受到党性锻炼。同时把党的民族政策和惠民政策引申到党员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强化爱国思想和国防意识,让广大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站稳立场、明辨是非,凝心聚力、群防群治,积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维护边疆稳定。
整合部门资源,建立健全边疆党员教育长效机制。努力形成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党校、县农科局、县财政局、县司法局、县人社局等相关部门联动推进的领导格局,做到统一规划、分头落实、上下配合、左右互动,为党员大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保障。坚持分级负责、分层培训、分类指导的方式,突出抓好以加强理论教育为主的主体班次,办好以业务知识为主的各乡(镇)、县直部门专题班次,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采取集中上党课、开展大讨论、进行实地观摩及参加省州针对性调训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对党员培训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内有实施、年底有检查,构建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格局。
创新载体手段,提高边疆党员教育培训现代化水平。积极搭建远程教育、电视、报刊、网络、手机“五大平台”,打造宣传、教育、培训三位一体的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利用远程教育行政村(社区)全覆盖、传播速度快的特点,集中各地在种养殖、创业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对党员进行生动、形象、直观的培训,并对未按时进行点播的村(社区)实行每月一通报,充分引起各站点重视。充分利用怒江党建网、泸水县委网站等媒体及手机短信平台教育课堂、资料库的功能作用,对党员开展实时教育。开展党员干部网络在线学习,提升党员干部教育水平,全县共有288名党员干部,18个村委会、9名社区书记、主任参学了在线学习。积极组织各党工委征订《云岭先锋》、《致富天地》等党刊书刊,为广大党员学习党的理论政策及实用技术提供学习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