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谷不断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努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6-24 11:36:24 点击率:85
景谷不断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
努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近年来,景谷县委班子坚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正确用人导向和“一面旗、一团火、一盘棋”的要求,紧紧围绕创新干部工作机制为内容,以扩大民主、走群众路线为基本方向,以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为目标,不断深化景谷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改进和完善干部初始提名制度。2006年党委换届以来,县委进一步规范初始提名工作,建立了乡镇党政正职推荐提名机制,明确了提名主体、提名形式、提名程序和提名责任。对乡镇党政正职空缺人选,采取由县委委员、候补委员进行初始提名推荐、票决或以函询方式征求县委委员意见的方式选任乡镇党政正职,充分发挥县委委员的作用,有效避免了选人用人的失察失误。2007年以来,由县委委员、候补委员提名推荐和票决的乡镇党政正职有21人,为党委选好配强乡镇主要领导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是积极推行差额选拔干部制度。积极探索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的干部选拔方式。去年来,对空缺的16个科级领导职位进采取了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的方式选拔。按照“同一标准、平等对待”的原则,在不同层面、不同范围实施考察,做到“五看五比”,即看测评结果、比群众基础,看个性特长、比适岗能力,看素质能力、比发展潜力,看工作实绩、比政绩优劣,看社会评价、比廉洁状况。在差额酝酿中,坚持好中选优的原则,综合考察人选差额推荐、差额考察的情况,对差额考察对象进行全方位分析,突出“两个比较”:一是人与人比较,对同一职位的人选进行比较鉴别,看谁的发展潜力、群众基础、个性特征等各方面表现更好;二是人与岗位比较,把考察对象的条件和岗位要求进行对照,看谁更适合这个岗位,最大限度地体现干部任用“人岗相适”的原则。
三是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2007年来,先后在县委党校、县公安、县林业、县国土资源局等单位部门的41个中层岗位中实行竞争上岗。2008年全县25所中小学校、幼儿园的校(园)长全部通过公开选聘的方式产生。今年,已启动公开选拔县监察局、县林业局、县教局、景谷乡组织委员和凤山乡组织委员6个单位科级领导职位。通过公开选拔,进一步拓宽干部选任的视野和用人渠道,实现了两个“有利于”:有利于提升干部选任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有利于创优用人环境。为广大干部职工创造平等竞争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全县广大干部的进取精神。
四是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制度。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发现人才和培养锻炼人才。坚持新考录公务员到乡镇锻炼,县级补充公务员从基层一线选调,把优秀年轻后备干部放到基层岗位锻炼,县级部门领导配备优先考虑有基层领导经验干部,建立了到“到基层去、从基层来”的科学培养链。2007年以来,从乡镇提拔领导干部44人,乡镇交流到县级部门任职37人,从县级部门下派乡镇锻炼48人,从乡镇选调公务员68名,从村(社区)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10名。
通过以上措施,我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进一步扩大了民主,有效避免了选人用人的失察失误;二是进一步拓宽了选人用人渠道,增强了干部竞争意识;三是进一步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组织工作满意度。在2009年度“一报告两评议”中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满意度、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满意度、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满意度、新提拔任用干部民主评议满意度均达到优秀。
努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近年来,景谷县委班子坚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正确用人导向和“一面旗、一团火、一盘棋”的要求,紧紧围绕创新干部工作机制为内容,以扩大民主、走群众路线为基本方向,以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为目标,不断深化景谷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改进和完善干部初始提名制度。2006年党委换届以来,县委进一步规范初始提名工作,建立了乡镇党政正职推荐提名机制,明确了提名主体、提名形式、提名程序和提名责任。对乡镇党政正职空缺人选,采取由县委委员、候补委员进行初始提名推荐、票决或以函询方式征求县委委员意见的方式选任乡镇党政正职,充分发挥县委委员的作用,有效避免了选人用人的失察失误。2007年以来,由县委委员、候补委员提名推荐和票决的乡镇党政正职有21人,为党委选好配强乡镇主要领导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是积极推行差额选拔干部制度。积极探索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的干部选拔方式。去年来,对空缺的16个科级领导职位进采取了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的方式选拔。按照“同一标准、平等对待”的原则,在不同层面、不同范围实施考察,做到“五看五比”,即看测评结果、比群众基础,看个性特长、比适岗能力,看素质能力、比发展潜力,看工作实绩、比政绩优劣,看社会评价、比廉洁状况。在差额酝酿中,坚持好中选优的原则,综合考察人选差额推荐、差额考察的情况,对差额考察对象进行全方位分析,突出“两个比较”:一是人与人比较,对同一职位的人选进行比较鉴别,看谁的发展潜力、群众基础、个性特征等各方面表现更好;二是人与岗位比较,把考察对象的条件和岗位要求进行对照,看谁更适合这个岗位,最大限度地体现干部任用“人岗相适”的原则。
三是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2007年来,先后在县委党校、县公安、县林业、县国土资源局等单位部门的41个中层岗位中实行竞争上岗。2008年全县25所中小学校、幼儿园的校(园)长全部通过公开选聘的方式产生。今年,已启动公开选拔县监察局、县林业局、县教局、景谷乡组织委员和凤山乡组织委员6个单位科级领导职位。通过公开选拔,进一步拓宽干部选任的视野和用人渠道,实现了两个“有利于”:有利于提升干部选任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有利于创优用人环境。为广大干部职工创造平等竞争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全县广大干部的进取精神。
四是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制度。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发现人才和培养锻炼人才。坚持新考录公务员到乡镇锻炼,县级补充公务员从基层一线选调,把优秀年轻后备干部放到基层岗位锻炼,县级部门领导配备优先考虑有基层领导经验干部,建立了到“到基层去、从基层来”的科学培养链。2007年以来,从乡镇提拔领导干部44人,乡镇交流到县级部门任职37人,从县级部门下派乡镇锻炼48人,从乡镇选调公务员68名,从村(社区)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10名。
通过以上措施,我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进一步扩大了民主,有效避免了选人用人的失察失误;二是进一步拓宽了选人用人渠道,增强了干部竞争意识;三是进一步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组织工作满意度。在2009年度“一报告两评议”中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满意度、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满意度、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满意度、新提拔任用干部民主评议满意度均达到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