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楚州:“三送两抓”深化干部下基层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2-22 08:20:51 点击率:119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通过在驻村干部中集中开展以“送信心、解民惑,送服务、解民困,送温暖、聚民心,抓发展、谋福祉,抓基层、打基础”为主要内容的“三抓两送”活动,将干部下基层引向深入。
送信心、解民惑,凝聚发展共识。从2011年10月20日开始,由区四套班子及副处级领导带头,采用“登门说”与“集中讲”的方式,向基层党员干部宣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区委宣传部建立了以年青文化干部为主体的“百姓理论说唱团”,采用花船、二人转、快板书、小戏、小品、歌舞说唱等形式,深入村居院落、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等场所开展宣传演出40多场,向群众宣传新农保、新农合、种粮直补等中央、省、市强农惠农政策,让群众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感知党恩。区委农工部先后分5批次,组织256个村1300多名群众代表到发展相对较好的南闸林南村、马甸二堡村、溪河马北村等先进村学习参观,让其从鲜活的发展实例中启迪思维、更新理念、提升发展意识。区委组织部认真总结提炼2011年楚州发展成就,以“党旗飘扬古楚地”为题,制作了28块“创先争优看楚州”版面,在各乡镇群众赶集日巡回展示,让更多的干部群众感受发展氛围,坚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送温暖、聚民心,化解基层矛盾。一是组织送温暖活动。区人武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赶在入冬前向全区26个敬老院赠送棉被368条、热水袋400只。为了让群众享受更多发展成果,区委、区政府要求各单位以驻村为契机,认真做好今年元旦、春节慰问摸底工作,将慰问金、慰问对象在中秋的基础上分别提高20%和10%,确保不遗漏一户困难群众。二是认真做好基层矛盾纠纷和不稳定、不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化解村级创业点建设、计划生育、村级陈欠往来等引发党群、干群、群众与集体、群众与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对群众合理诉求尽力解决到位,一时办不到的作出时限允诺;诉求不合理的解释到位;确实有困难的采取办法帮扶到位;对重点信访对象疏通稳控到位,严控越级上访和群体事件发生。今年11月8日,顺河镇蒋窑村30余名出国劳务人员因原外派劳务公司法人失踪,近23万元保证金无法追回准备群访,驻镇干部区司法局局长鲍三贵立即靠上去开展法律援助,通过法律途径帮群众追回了钱款, 40多人的群体上访事件被消灭在萌芽状态。
送服务、解民困,为民排忧解难。活动期间,106个挂联单位按照至少为所派村解决1—2个实际问题,办1—2件实事的要求,推动1000多名驻村干部与群众广交朋友,与2600多户病灾、贫困、五保、信访重点、零就业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做到“四个协帮”:协帮特困家庭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协帮一般家庭解决子女上学缴费难等问题,协帮无致富门路的家庭上致富项目,协帮困难群体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区乡镇企业局综合科科长贺啸以台资克莱萌公司竣工投产用工需求量大为契机,积极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优先聘用娄东社区9名4050下岗职工,帮助6名低保户成功脱贫,同时帮办企业申请落实了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成为青年干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优秀代表。信访局副主任科员高俊生得知下关社区下岗职工张生因生活困难无力赡养老人,被父母告上法庭后,经与创争办一起努力,为张生在区环卫站找了份工作,解决了其生活问题,他表示一定好好孝顺父母。
抓发展、谋福祉,促进农民增收。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帮助基层一起分析经济薄弱环节,理清发展思路,选好学习标杆,制定赶超措施,引导群众结合本地和自身优势,选准产业项目。区乡镇企业局局长王乃顺积极引导季桥镇小岗村党组织,充分利用150亩闲置水面,发展黄善养殖,协助与外婆家食品签定了购销合同,走上了发展高效水产养殖致富路。区科技、质监、商业等部门积极引导南闸水产、席桥蔬菜、流均荷藕等16个特色产业基地,建立健全产品检验检测制度,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以品牌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区工商局和信用联社联合推出6个贷款品牌,为全区81个涉农头企业更新设备、研发新品集中开辟授信“绿色通道”,保障天妃宫果品、天康脱水蔬菜等高档次农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以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尽其所能地为创业群众提供资金、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鼓励并动员党员中的能人大户兴办农产品加工项目。
抓基层、打基础,巩固一线堡垒。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驻村帮扶的重点,按照“抓示范培植一批、带中间提长一批、推后进转化一批”的思路,打牢富民壮村的组织基础。按照领导班子好、工作业绩好、村容村貌好、工作机制好、群众反映好的 “五个好”标准,在面上选择了48个基层党建工作业绩突出、引领示范作用强、群众认可度高的基层党组织进行重点培育提升,组织全区重点推进村和薄弱村党组织书记赴示范点进行观摩交流,发挥其引导、带动和辐射作用。有针对选派水利、农业、农工、等部门和单位的45名科级机关干部,分赴45个重点推进村挂钩指导、驻村帮扶,帮助谋划制定新一轮跨越发展目标,争取尽早进入先进行列。将16个组织软弱涣散、村务管理混乱、经济发展滞后、矛盾问题突出的后进村列为重点帮扶对象。由区委组织部牵头,以乡镇党委为单位,组建工作组到后进村蹲点帮扶,把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作为整顿转化的重点内容,通过换届选举、上级下派、公开考选等多种方式,为16个后进村配齐、配强了村级领导班子。
送信心、解民惑,凝聚发展共识。从2011年10月20日开始,由区四套班子及副处级领导带头,采用“登门说”与“集中讲”的方式,向基层党员干部宣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区委宣传部建立了以年青文化干部为主体的“百姓理论说唱团”,采用花船、二人转、快板书、小戏、小品、歌舞说唱等形式,深入村居院落、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等场所开展宣传演出40多场,向群众宣传新农保、新农合、种粮直补等中央、省、市强农惠农政策,让群众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感知党恩。区委农工部先后分5批次,组织256个村1300多名群众代表到发展相对较好的南闸林南村、马甸二堡村、溪河马北村等先进村学习参观,让其从鲜活的发展实例中启迪思维、更新理念、提升发展意识。区委组织部认真总结提炼2011年楚州发展成就,以“党旗飘扬古楚地”为题,制作了28块“创先争优看楚州”版面,在各乡镇群众赶集日巡回展示,让更多的干部群众感受发展氛围,坚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送温暖、聚民心,化解基层矛盾。一是组织送温暖活动。区人武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赶在入冬前向全区26个敬老院赠送棉被368条、热水袋400只。为了让群众享受更多发展成果,区委、区政府要求各单位以驻村为契机,认真做好今年元旦、春节慰问摸底工作,将慰问金、慰问对象在中秋的基础上分别提高20%和10%,确保不遗漏一户困难群众。二是认真做好基层矛盾纠纷和不稳定、不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化解村级创业点建设、计划生育、村级陈欠往来等引发党群、干群、群众与集体、群众与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对群众合理诉求尽力解决到位,一时办不到的作出时限允诺;诉求不合理的解释到位;确实有困难的采取办法帮扶到位;对重点信访对象疏通稳控到位,严控越级上访和群体事件发生。今年11月8日,顺河镇蒋窑村30余名出国劳务人员因原外派劳务公司法人失踪,近23万元保证金无法追回准备群访,驻镇干部区司法局局长鲍三贵立即靠上去开展法律援助,通过法律途径帮群众追回了钱款, 40多人的群体上访事件被消灭在萌芽状态。
送服务、解民困,为民排忧解难。活动期间,106个挂联单位按照至少为所派村解决1—2个实际问题,办1—2件实事的要求,推动1000多名驻村干部与群众广交朋友,与2600多户病灾、贫困、五保、信访重点、零就业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做到“四个协帮”:协帮特困家庭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协帮一般家庭解决子女上学缴费难等问题,协帮无致富门路的家庭上致富项目,协帮困难群体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区乡镇企业局综合科科长贺啸以台资克莱萌公司竣工投产用工需求量大为契机,积极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优先聘用娄东社区9名4050下岗职工,帮助6名低保户成功脱贫,同时帮办企业申请落实了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成为青年干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优秀代表。信访局副主任科员高俊生得知下关社区下岗职工张生因生活困难无力赡养老人,被父母告上法庭后,经与创争办一起努力,为张生在区环卫站找了份工作,解决了其生活问题,他表示一定好好孝顺父母。
抓发展、谋福祉,促进农民增收。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帮助基层一起分析经济薄弱环节,理清发展思路,选好学习标杆,制定赶超措施,引导群众结合本地和自身优势,选准产业项目。区乡镇企业局局长王乃顺积极引导季桥镇小岗村党组织,充分利用150亩闲置水面,发展黄善养殖,协助与外婆家食品签定了购销合同,走上了发展高效水产养殖致富路。区科技、质监、商业等部门积极引导南闸水产、席桥蔬菜、流均荷藕等16个特色产业基地,建立健全产品检验检测制度,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以品牌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区工商局和信用联社联合推出6个贷款品牌,为全区81个涉农头企业更新设备、研发新品集中开辟授信“绿色通道”,保障天妃宫果品、天康脱水蔬菜等高档次农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以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尽其所能地为创业群众提供资金、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鼓励并动员党员中的能人大户兴办农产品加工项目。
抓基层、打基础,巩固一线堡垒。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驻村帮扶的重点,按照“抓示范培植一批、带中间提长一批、推后进转化一批”的思路,打牢富民壮村的组织基础。按照领导班子好、工作业绩好、村容村貌好、工作机制好、群众反映好的 “五个好”标准,在面上选择了48个基层党建工作业绩突出、引领示范作用强、群众认可度高的基层党组织进行重点培育提升,组织全区重点推进村和薄弱村党组织书记赴示范点进行观摩交流,发挥其引导、带动和辐射作用。有针对选派水利、农业、农工、等部门和单位的45名科级机关干部,分赴45个重点推进村挂钩指导、驻村帮扶,帮助谋划制定新一轮跨越发展目标,争取尽早进入先进行列。将16个组织软弱涣散、村务管理混乱、经济发展滞后、矛盾问题突出的后进村列为重点帮扶对象。由区委组织部牵头,以乡镇党委为单位,组建工作组到后进村蹲点帮扶,把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作为整顿转化的重点内容,通过换届选举、上级下派、公开考选等多种方式,为16个后进村配齐、配强了村级领导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