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板凳带动大转变”—四川省开展“挂包帮”活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8-19 08:51:21 点击率:57
“以小板凳带动大转变”
——四川省开展“挂包帮”活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四川省围绕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扶贫开发攻坚和推进跨越发展,深入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锤炼干部作风、服务基层群众、推动科学发展。
广泛动员,逐级示范,确保贫困村和困难户帮扶全覆盖。一是领导干部带头联系。省市县党政领导和部门(单位)负责人实行挂点联系,省委常委、党员副省长分别联系一个经济片、一个县(区),市(州)党政领导干部和省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分别联系一个乡镇、一个村,县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市县部门主要负责人分别联系一个村,每名挂点领导还要联系帮扶一户特困家庭。二是部门包村帮扶。每个部门分别联系帮扶1个以上贫困村,确保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地震重灾区的每一个贫困村、受灾村都有部门包村帮扶。省市县三级部门共包村16864个,覆盖全省行政村总数的35.2%。三是机关党员干部结对帮户。包村部门干部职工采取“一帮一”、“几帮一”或“支部帮”等形式,与联系村的困难家庭、困难学生和“三孤”人员结成帮扶对子,确保联系村的所有贫困户都有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全省共有30多万名干部职工参与结对,帮扶困难家庭178104户。19个对口联系凉山州11个县的省直部门组织捐款捐物、落实帮扶资金8842.9万元,全省69家国有企业为凉山州实施“板凳工程”捐款1044万元,各级各部门向彝区群众捐赠板凳128.3万根,以“小板凳带动大转变”,推动彝区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服务基层,改善民生,助推贫困农村和地震灾区加快发展。围绕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重点内容,制定三年帮扶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发展环境。协助抓好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切实增强联系村“造血机能”和自我发展能力。省、市、县三级包村部门共组织实施帮扶项目4.59万个,总投资147.47亿元,规划、在建、改建通村公路 14.
整合力量,创新管理,为贫困地区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环境。包村部门共下派12771名干部到村任职,帮助联系村推进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培训党员干部,健全村级治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包村部门和驻村干部配合当地党委,以农村党支部“三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