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宣恩:对党员分类提供关爱服务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1-02 14:40:51 点击率:4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员的结构和成分发生了很多变化,湖北宣恩县在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的同时,注重从细节入手,对党员分类提供关爱服务,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称赞。
一是对老党员实行“爱心”服务。对年满60周岁的农村老党员和离退休在村居住的老党员,从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料,情感上慰问,尽可能地为他们搭建沟通平台。对在家的老党员,所辖乡镇村(居)党支部坚持每月一入户走访,了解其身体、生活状况,及时把党的富民政策送到党员心中;对随子女长期外出的老党员,定期与其家人保持电话联系,既了解老党员子女在外务工情况,又了解老党员在外生活和身体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在外各种困难。特别是在老党员生日、生病或亡故时,对在家老党员,所在支部上门慰问;对在外的老党员及时送去祝福,使其子女和老党员本人都切身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二是对下岗失业党员实行“贴心”服务。为帮助下岗失业党员重新点燃生活信心,增强自身勇气,宣恩县采取四措并举提升其致富本领:一是重新对全县下岗失业人员按性别、年龄、文化、专长等情况分类摸底建档;二是每月分期分批对全县下岗失业人员举办实用知识和技能培训;三是协调县劳动保障部门对培训合格下岗失业人员推荐就业;四是由所辖各基层党组织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定期管理、学习和服务,引导他们过正常地组织生活,正确履行党员权利和义务,增强党组织吸引力和向心力。
三是对流动党员实行“跟踪”服务。宣恩县共有640多名外出务工党员,其居住动态、行业随意、管理不便,客观上加大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力度。针对这种情况,县委决定对流动党员实施“六个一贴心管理”。即,一是做好一次行前法规教育;二是做好每月联络一次流动党员;三是每季召开一次流动党员家属座谈会;四是在流动党员集中地成立了流动党员联络站;五是开展一次扶贫帮困结对活动;六是开展一次“我为家乡献一计”评比活动;六是开展一次为留守儿童送温暖活动,从而在党员与群众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组织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增强了流动党员归属感。
四是对特殊党员实行“帮教”服务。一是对已经致富地党员实行党的信念与宗旨教育,激发他们“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充分调动他们思想深处的为民服务的热情和荣誉感,使之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领头雁”;二是对贫困党员开展“党内结对扶贫”的同时,还注重开展“双培活动”,把优先致富的积极分子培养成党员,以带动贫困党员的致富能力,帮助这部分贫困党员早日摆脱贫困;三是对思想落后党员及时进行思想洗礼教育,对屡教不改的落后党员,坚决按照程序从严清理, 纯洁党的队伍,增强了党的战斗力;四是对村支部书记着力培养技术和政治思想品德地学习,努力将他们培养成既是 “村官”,又是技术能手,把所在村支部建设成为服务型的党支部,增强党支部教育、管理和服务党员的作用;五是对返乡党员采取“城乡结对、党组织结对、党员结对、典型户与困难党员结对”等方式,为他们无偿提供“技能培训、项目支持、资金扶助、信心鼓励”,带动党员就业创业。
一是对老党员实行“爱心”服务。对年满60周岁的农村老党员和离退休在村居住的老党员,从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料,情感上慰问,尽可能地为他们搭建沟通平台。对在家的老党员,所辖乡镇村(居)党支部坚持每月一入户走访,了解其身体、生活状况,及时把党的富民政策送到党员心中;对随子女长期外出的老党员,定期与其家人保持电话联系,既了解老党员子女在外务工情况,又了解老党员在外生活和身体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在外各种困难。特别是在老党员生日、生病或亡故时,对在家老党员,所在支部上门慰问;对在外的老党员及时送去祝福,使其子女和老党员本人都切身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二是对下岗失业党员实行“贴心”服务。为帮助下岗失业党员重新点燃生活信心,增强自身勇气,宣恩县采取四措并举提升其致富本领:一是重新对全县下岗失业人员按性别、年龄、文化、专长等情况分类摸底建档;二是每月分期分批对全县下岗失业人员举办实用知识和技能培训;三是协调县劳动保障部门对培训合格下岗失业人员推荐就业;四是由所辖各基层党组织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定期管理、学习和服务,引导他们过正常地组织生活,正确履行党员权利和义务,增强党组织吸引力和向心力。
三是对流动党员实行“跟踪”服务。宣恩县共有640多名外出务工党员,其居住动态、行业随意、管理不便,客观上加大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力度。针对这种情况,县委决定对流动党员实施“六个一贴心管理”。即,一是做好一次行前法规教育;二是做好每月联络一次流动党员;三是每季召开一次流动党员家属座谈会;四是在流动党员集中地成立了流动党员联络站;五是开展一次扶贫帮困结对活动;六是开展一次“我为家乡献一计”评比活动;六是开展一次为留守儿童送温暖活动,从而在党员与群众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组织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增强了流动党员归属感。
四是对特殊党员实行“帮教”服务。一是对已经致富地党员实行党的信念与宗旨教育,激发他们“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充分调动他们思想深处的为民服务的热情和荣誉感,使之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领头雁”;二是对贫困党员开展“党内结对扶贫”的同时,还注重开展“双培活动”,把优先致富的积极分子培养成党员,以带动贫困党员的致富能力,帮助这部分贫困党员早日摆脱贫困;三是对思想落后党员及时进行思想洗礼教育,对屡教不改的落后党员,坚决按照程序从严清理, 纯洁党的队伍,增强了党的战斗力;四是对村支部书记着力培养技术和政治思想品德地学习,努力将他们培养成既是 “村官”,又是技术能手,把所在村支部建设成为服务型的党支部,增强党支部教育、管理和服务党员的作用;五是对返乡党员采取“城乡结对、党组织结对、党员结对、典型户与困难党员结对”等方式,为他们无偿提供“技能培训、项目支持、资金扶助、信心鼓励”,带动党员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