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县:创新学用方式 增强远程教育服务功能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2-22 08:16:04 点击率:42
四川省宜宾县作为四川省第一批远程教育试点县之一,县级财政先后投入300万余元进行站点建设,到2010年9月底已实现全县26个乡镇,535个行政村的终端站点全覆盖,通过5年攻坚,宜宾县远程教育工作先后获得省委组织部和中组部表彰,现有省级示范站点1个,市级示范站点11个,县级示范站点320个。今年该县远程教育工作进一步创新学用方式,切实增强了远程教育服务功能,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远程教育已成为党在农村政策宣传的“新渠道”、干部素质的“加油站”、党群交流的“新沙龙”、服务群众的“大平台”、和群众致富的“好帮手”。
创建远程新平台 打通政策宣传新渠道
该县在实现全县26个乡镇,535个行政村站点全覆盖后,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依托互联网,先后投入60余万元,全面升级拓展“宜宾县党建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平台,将视频会议系统触角延伸到互联网接通的远程站点。
据了解,该县现已建成会议主会场3个、乡镇分会场26个、机关分会场57个、企业分会场26个,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分会场13个,省级远程教育示范站点分会场1个,市级远程教育示范站点分会场11个,开创了大规模培训党员、干部、农民群众的一个新渠道,2011年培训党员、干部群众3万余人,节约培训经费500余万元。
创新四学方式 增强远程教育学用实效
创新远程教育学用模式,突出抓好针对学、灵活学、多样学和实效学,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科学编制《宜宾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实施计划》,各远程教育站点围绕产业精选学习内容,突出针对性。针对远程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工学矛盾较为突出的实际,为解决远程教育学习时间和生产时间的冲突,在535个村级远程教育站点建立“农民远教夜校”,提前预告夜校节目,在空闲时间,把大家聚集在一起收看节目,解决工学矛盾,突出灵活性。创新学习方式,针对部分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兴趣淡的现象,创新建立专家辅导学、实践基地示范学、群众需求“点菜”学等多样学习方式,突出多样性。转化学习成果, 2011年是宜宾县远程教育“学用推进年”,在深入开展远程教育“学用推进年”活动中,着力把学习效果转化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着力把学习效果转化为先进文化的推动力、突出实效性。
创新活动载体 开创基层党员教育培训新篇章
该县创新活动载体,以“五比五争”和“三学三强”为活动载体,开创基层党员教育培训新篇章。“五比五争”为比素质,争当学用标兵;比质量,争做最佳课件;比学用,争创优秀站点;比服务,争做优秀管理员;比亮点,争创学用示范基地。
宜宾县作为“三学三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试点工作县,提出了学党章党史,争当三十佳。学政策理论,争当三模范。学实用技术,争当三能手的“三争当”为活动载体,通过“五比五争”和“三学三强”活动充分调动和挖掘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全县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创建远程新平台 打通政策宣传新渠道
该县在实现全县26个乡镇,535个行政村站点全覆盖后,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依托互联网,先后投入60余万元,全面升级拓展“宜宾县党建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平台,将视频会议系统触角延伸到互联网接通的远程站点。
据了解,该县现已建成会议主会场3个、乡镇分会场26个、机关分会场57个、企业分会场26个,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分会场13个,省级远程教育示范站点分会场1个,市级远程教育示范站点分会场11个,开创了大规模培训党员、干部、农民群众的一个新渠道,2011年培训党员、干部群众3万余人,节约培训经费500余万元。
创新四学方式 增强远程教育学用实效
创新远程教育学用模式,突出抓好针对学、灵活学、多样学和实效学,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科学编制《宜宾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实施计划》,各远程教育站点围绕产业精选学习内容,突出针对性。针对远程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工学矛盾较为突出的实际,为解决远程教育学习时间和生产时间的冲突,在535个村级远程教育站点建立“农民远教夜校”,提前预告夜校节目,在空闲时间,把大家聚集在一起收看节目,解决工学矛盾,突出灵活性。创新学习方式,针对部分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兴趣淡的现象,创新建立专家辅导学、实践基地示范学、群众需求“点菜”学等多样学习方式,突出多样性。转化学习成果, 2011年是宜宾县远程教育“学用推进年”,在深入开展远程教育“学用推进年”活动中,着力把学习效果转化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着力把学习效果转化为先进文化的推动力、突出实效性。
创新活动载体 开创基层党员教育培训新篇章
该县创新活动载体,以“五比五争”和“三学三强”为活动载体,开创基层党员教育培训新篇章。“五比五争”为比素质,争当学用标兵;比质量,争做最佳课件;比学用,争创优秀站点;比服务,争做优秀管理员;比亮点,争创学用示范基地。
宜宾县作为“三学三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试点工作县,提出了学党章党史,争当三十佳。学政策理论,争当三模范。学实用技术,争当三能手的“三争当”为活动载体,通过“五比五争”和“三学三强”活动充分调动和挖掘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全县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