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昭通镇雄: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助推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1-02 14:39:47 点击率:67
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云南昭通镇雄县充分利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广、方便灵活的优势,积极组织全县基层党员干部学理论、学技术、学典型,提升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综合素质,为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服务。
完善机制学理论。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的理论学习阵地功能,建立学习机制,组织基层党员学理论。一是每月组织讲授一堂理论课,精心选择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视频课件,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学习收看,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二是每次理论课结束组织一次讨论会,要求紧扣学习内容进行讨论,为参学党员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三是每次理论课讨论结束组织写一篇心得体会,加深党员干部、群众对党的理论的认识,用理论去指导工作实践。目前,县、乡、村三级党组织制定和完善远教站点管理制度、学习制度等共计150余个,每月参学人员达3500余人,共撰写心得体会和调研文章1200余篇。
组织培训学技术。组织党员群众带头学习实践新的种养技术与经营管理方法,做好“传、帮、带”,带领从事同类产业的非党员群众共同“学以致富”。同时,依托全县的远教站点,在已成立各类行业协会的村,推行“站点+协会”、“站点+基地”等培训模式,针对专业协会或基地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培训服务工作。目前,全县共组织2800余名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实践种养技术,开展帮带活动40余次,覆盖群众20000余人;赤水源镇板桥村,利用“站点+协会”的模式培训学习的成果,增强了协会抵御市场风险、开拓生猪销售渠道的能力,繁荣了生猪交易市场,目前生猪交易如火如荼。
创新载体学典型。以“学典型、重实践、促发展”为活动载体,把学习典型与探索实践统一起来,让广大党员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精选“农村党组织引领群众发展致富典型”、“农村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先进典型”,“农村创业致富能手典型”等贴近基层干部群众的先进典型视频课件,引导各终端接收站点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学习观看,为广大干部群众树立了良好的学习典范,增强了他们学先进、赶超先进的动力和决心。同时,结合本地实际,选取不同行业、不同类别的典型,拍摄制作成专题片,让基层了解身边的先进典型,学习先进典型,激起基层党员干部带头创业的热情与信心。目前,全县远程办制作专题片6个,已刻录1260余份光盘下发到各乡镇组织学习,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完善机制学理论。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的理论学习阵地功能,建立学习机制,组织基层党员学理论。一是每月组织讲授一堂理论课,精心选择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视频课件,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学习收看,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二是每次理论课结束组织一次讨论会,要求紧扣学习内容进行讨论,为参学党员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三是每次理论课讨论结束组织写一篇心得体会,加深党员干部、群众对党的理论的认识,用理论去指导工作实践。目前,县、乡、村三级党组织制定和完善远教站点管理制度、学习制度等共计150余个,每月参学人员达3500余人,共撰写心得体会和调研文章1200余篇。
组织培训学技术。组织党员群众带头学习实践新的种养技术与经营管理方法,做好“传、帮、带”,带领从事同类产业的非党员群众共同“学以致富”。同时,依托全县的远教站点,在已成立各类行业协会的村,推行“站点+协会”、“站点+基地”等培训模式,针对专业协会或基地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培训服务工作。目前,全县共组织2800余名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实践种养技术,开展帮带活动40余次,覆盖群众20000余人;赤水源镇板桥村,利用“站点+协会”的模式培训学习的成果,增强了协会抵御市场风险、开拓生猪销售渠道的能力,繁荣了生猪交易市场,目前生猪交易如火如荼。
创新载体学典型。以“学典型、重实践、促发展”为活动载体,把学习典型与探索实践统一起来,让广大党员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精选“农村党组织引领群众发展致富典型”、“农村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先进典型”,“农村创业致富能手典型”等贴近基层干部群众的先进典型视频课件,引导各终端接收站点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学习观看,为广大干部群众树立了良好的学习典范,增强了他们学先进、赶超先进的动力和决心。同时,结合本地实际,选取不同行业、不同类别的典型,拍摄制作成专题片,让基层了解身边的先进典型,学习先进典型,激起基层党员干部带头创业的热情与信心。目前,全县远程办制作专题片6个,已刻录1260余份光盘下发到各乡镇组织学习,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