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万年县以民生党建推进群众工作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20 13:07:06 点击率:35
近年来,江西万年县以探索建立民生党建为圆心,以规范党组织、群众工作范畴为半径,以加强责任目标、党组织书记、党员干部考核为圆弧,不断落实民生党建的人员、经费、制度和阵地,构筑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以民生党建推进群众工作的“同心圆”,推动了科学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
实行“两纳入”,建立统筹的民生党建规划运行机制。把群众工作纳入基层党组织工作范畴。制定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细则,把基层党组织走访群众、解决群众诉求、带动群众致富等工作与日常党建工作任务同布置、同建设、同考核、同奖惩。把群众工作列为乡镇党委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每年年底对乡镇党委群众工作进行一次综合检查,做到群众与党建工作同步考核,使民生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日常工作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把所有涉访单位、组织纳入群众工作范畴。将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民政局等15个政府职能部门纳入群众工作范畴,由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兼任县群众工作部副部长,定期召开群众工作联席会,通报和研究解决群众工作中的重大事件和难题,并从涉访量多的相关职能部门抽调了13名业务骨干集中办公,实行 “敞开式办公,一站式服务”。同时,以党建为抓手,建立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机制,要求各级工青妇组织发挥职能作用,起到引导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形成抓群众工作的强大合力。
严格“三考核”,建立联动的民生党建考核机制。全面推行基层组织目标责任制考核、党组织书记考核、党员干部考核,着力形成“基层组织高效、党组织书记主动负责、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的激励考核工作局面。针对基层组织,建立细化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目标责任制,构建挂点县级干部负总责、包村乡镇领导负主责、基层党组织领导负职责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项目责任体系,按照“责任落实具体化、工作督查全程化、业绩考核制度化”的要求,紧盯跟踪、问效等环节,对所有工作推进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跟踪督查。针对基层党组织书记,推行“双述双评”制度,由基层党组织书记向村“两会”及村民会议进行述职,报告年度或任期中“推动科学发展,带领群众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加强党支部建设”等五项职责的完成情况,根据完成情况及评议结果,对基层党组织书记实行一次通报批评、二次黄牌警告、三次红牌罚出。针对对党员干部在开展进村入户、结对帮扶工作中的业绩效果,进行民主测评以及民意调查,测评及调查内容涵盖“党员干部是否做到谋群众想谋的利、办群众想办的事、花群众想花的钱、用群众想用的人;是否做到把群众工作落到实处,依靠群众完善思路、依靠群众改进措施、依靠群众解决问题、依靠群众落实任务、依靠群众评价得失”等方面,将测评及调查结果作为干部创先争优、评先树优、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强化“四落实”,建立高效的民生党建服务保障机制。落实人员。开展“三推一选”即组织推荐、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和直选的办法,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大力落实“一定三有”,建立村干部管理考核和激励关爱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他们开展好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从县、乡两级选派了选派146名退居二线的科级干部到出生地、原任职地、亲属所在地的各村(居)委会担任群众工作协理员,行使政策法规宣传、社情民意调研、矛盾纠纷调处、富民强村服务、制度建设督导、组织建设指导等职能。落实经费。县委县政府千方百计挤出资金,向基层党建倾斜,通过采取财政列支、党费下拨等方式,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为民生党建工作开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同时加大投入用于实施惠民工程,着力解决好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落实制度。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快群众工作机制建设,建立完善领导接访制度、干部入户做工作常态化制度、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全天候为民服务制度、立即办领着办代为办制度等,提高群众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群众工作水平。落实阵地。在信访局基础上组建群众工作部(局),在群众工作部(局)设立“一室两中心”,即行政办公室、群众来访接待中心、群众诉求处理中心。在乡、村、组三级建立起一个便民服务中心或为民服务中心,与群众工作站、工作室合署办公,解决为群众办事的场所问题。目前,全县已建成县级行政服务中心1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12个、村级服务室147个、村小组服务点1021个
实行“两纳入”,建立统筹的民生党建规划运行机制。把群众工作纳入基层党组织工作范畴。制定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细则,把基层党组织走访群众、解决群众诉求、带动群众致富等工作与日常党建工作任务同布置、同建设、同考核、同奖惩。把群众工作列为乡镇党委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每年年底对乡镇党委群众工作进行一次综合检查,做到群众与党建工作同步考核,使民生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日常工作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把所有涉访单位、组织纳入群众工作范畴。将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民政局等15个政府职能部门纳入群众工作范畴,由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兼任县群众工作部副部长,定期召开群众工作联席会,通报和研究解决群众工作中的重大事件和难题,并从涉访量多的相关职能部门抽调了13名业务骨干集中办公,实行 “敞开式办公,一站式服务”。同时,以党建为抓手,建立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机制,要求各级工青妇组织发挥职能作用,起到引导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形成抓群众工作的强大合力。
严格“三考核”,建立联动的民生党建考核机制。全面推行基层组织目标责任制考核、党组织书记考核、党员干部考核,着力形成“基层组织高效、党组织书记主动负责、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的激励考核工作局面。针对基层组织,建立细化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目标责任制,构建挂点县级干部负总责、包村乡镇领导负主责、基层党组织领导负职责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项目责任体系,按照“责任落实具体化、工作督查全程化、业绩考核制度化”的要求,紧盯跟踪、问效等环节,对所有工作推进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跟踪督查。针对基层党组织书记,推行“双述双评”制度,由基层党组织书记向村“两会”及村民会议进行述职,报告年度或任期中“推动科学发展,带领群众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加强党支部建设”等五项职责的完成情况,根据完成情况及评议结果,对基层党组织书记实行一次通报批评、二次黄牌警告、三次红牌罚出。针对对党员干部在开展进村入户、结对帮扶工作中的业绩效果,进行民主测评以及民意调查,测评及调查内容涵盖“党员干部是否做到谋群众想谋的利、办群众想办的事、花群众想花的钱、用群众想用的人;是否做到把群众工作落到实处,依靠群众完善思路、依靠群众改进措施、依靠群众解决问题、依靠群众落实任务、依靠群众评价得失”等方面,将测评及调查结果作为干部创先争优、评先树优、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强化“四落实”,建立高效的民生党建服务保障机制。落实人员。开展“三推一选”即组织推荐、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和直选的办法,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大力落实“一定三有”,建立村干部管理考核和激励关爱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他们开展好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从县、乡两级选派了选派146名退居二线的科级干部到出生地、原任职地、亲属所在地的各村(居)委会担任群众工作协理员,行使政策法规宣传、社情民意调研、矛盾纠纷调处、富民强村服务、制度建设督导、组织建设指导等职能。落实经费。县委县政府千方百计挤出资金,向基层党建倾斜,通过采取财政列支、党费下拨等方式,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为民生党建工作开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同时加大投入用于实施惠民工程,着力解决好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落实制度。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快群众工作机制建设,建立完善领导接访制度、干部入户做工作常态化制度、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全天候为民服务制度、立即办领着办代为办制度等,提高群众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群众工作水平。落实阵地。在信访局基础上组建群众工作部(局),在群众工作部(局)设立“一室两中心”,即行政办公室、群众来访接待中心、群众诉求处理中心。在乡、村、组三级建立起一个便民服务中心或为民服务中心,与群众工作站、工作室合署办公,解决为群众办事的场所问题。目前,全县已建成县级行政服务中心1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12个、村级服务室147个、村小组服务点102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