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贺兰“千名党员下基层”接“地气”办实事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1-02 14:42:13 点击率:48
宁夏贺兰县把“千名党员下基层活动”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载体活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体现了主题鲜明、抓手有力、成效明显三个特点。通过这项活动深化了党员干部对县情、乡情、村(社区)情的再认识,进一步理顺了科学发展思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近期,国家民政部授予贺兰县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
明任务强措施,全面迅速启动。县委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成立了8个分别由县委各常委任组长的工作组。活动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各组组长负责牵头抓总,各乡镇(场)、街道党(工)委一把手负责在活动启动前与相关责任单位对接,分配和安排入户具体事宜,各工作组责任单位党政一把手负责落实具体任务。活动动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县处级领导、党政机关责任人及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带头深入一线,全县103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的1297名在职党员全部于第一时间深入全县61个村(队)和6个社区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县委建立了信息快报、随机督查和情况通报三项制度,每位党员填写走访群众日志和走访记录,与各村、社区党组织认真交流沟通,及时汇总征求的意见建议和发现的问题,向工作组每日一报。县纪委、组织部、县委督查室和政府办公室组成督查组,不定期地深入一线进行检查和回访。县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日对下基层活动进行一次通报,积极推树宣传典型。
听民音察民忧,真情沟通群众。进入农村的工作队员,紧扣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的目标,结合县、乡中心工作和各村实际,围绕项目资金争取、农业实用技术和劳务技能培训、困难群众帮扶慰问、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重点任务开展活动。重点对矛盾问题相对多、产业特色不鲜明的村,尤其是对农民群众敏感的土地权、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农村债务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走访,认真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进入社区的工作队员,按照促进和谐稳定、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的目标要求,围绕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安全防范、建设和谐家园等方面开展活动。活动共走访群众4324户,通过个别座谈、集体访谈、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征求到意见建议302条,排查矛盾纠纷261件,查找和梳理出在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和党员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14件。结合“七一”党员慰问,全县各单位共慰问老党员和困难群众1245户,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折合现金达19.73万元。同时,全县乡镇、机关党员干部为党内互助基金捐款7万余元。
接“地气”办实事,真心为民服务。各单位把为基层和群众多办实事好事作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各单位工作职能、业务专长和人才优势,认真解决群众当前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为群众讲党课、开展技能培训、送化肥、送农药、送书、送戏、送项目、卫生整治等,共投入资金10万余元,办好事103件。针对群众的急事、难事、要事,责任单位现场办公,各单位承诺修建渠、路、桥、涵洞,解决水、电、暖、绿化等问题共计140件。机关党组织与村组织建立帮扶长效机制,相继成立了机关+农村联合党支部,制定联合党支部工作条例,投入帮扶经费。广大机关党员干部结合实际,与生活困难党员、群众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教育、就医、贷款等困难。在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个人帮扶工作计划。活动还联系到了市人大代表左新军、汪世雄、赵玉林等领导深入基层,协调解决了满达渠拓宽砌护、主干路硬化等6个问题。
抓落实重细节,建立长效机制。活动开展后,县委组织了“千名党员下基层”活动阶段汇报会,疏理汇总出群众意见建议77条。政府常委会研究制定了《贺兰县“千名党员下基层活动”群众反映问题和意见、建议办理工作分解表》,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办理要求限时办理。县委书记深入基层,盯住解决,当场能够答复的,要立即向群众做好答复工作;近期能够解决的,相关单位要抓紧时间尽快解决;需要一定时间,包括跨年度才能解决的,要确定牵头领导和责任单位,向社会公开,限时办结;年度内能够解决的,纳入人大代表下基层议案切实解决,部分意见建议还列入县委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各党(工)委及时将办理意见建议情况形成书面总结,向县委作出报告后,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活动结束后,县委认真研究总结活动经验,将党员干部进农村、进社区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成效作为年终绩效考核重要指标,建立长效机制。
明任务强措施,全面迅速启动。县委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成立了8个分别由县委各常委任组长的工作组。活动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各组组长负责牵头抓总,各乡镇(场)、街道党(工)委一把手负责在活动启动前与相关责任单位对接,分配和安排入户具体事宜,各工作组责任单位党政一把手负责落实具体任务。活动动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县处级领导、党政机关责任人及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带头深入一线,全县103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的1297名在职党员全部于第一时间深入全县61个村(队)和6个社区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县委建立了信息快报、随机督查和情况通报三项制度,每位党员填写走访群众日志和走访记录,与各村、社区党组织认真交流沟通,及时汇总征求的意见建议和发现的问题,向工作组每日一报。县纪委、组织部、县委督查室和政府办公室组成督查组,不定期地深入一线进行检查和回访。县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日对下基层活动进行一次通报,积极推树宣传典型。
听民音察民忧,真情沟通群众。进入农村的工作队员,紧扣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的目标,结合县、乡中心工作和各村实际,围绕项目资金争取、农业实用技术和劳务技能培训、困难群众帮扶慰问、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重点任务开展活动。重点对矛盾问题相对多、产业特色不鲜明的村,尤其是对农民群众敏感的土地权、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农村债务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走访,认真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进入社区的工作队员,按照促进和谐稳定、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的目标要求,围绕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安全防范、建设和谐家园等方面开展活动。活动共走访群众4324户,通过个别座谈、集体访谈、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征求到意见建议302条,排查矛盾纠纷261件,查找和梳理出在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和党员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14件。结合“七一”党员慰问,全县各单位共慰问老党员和困难群众1245户,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折合现金达19.73万元。同时,全县乡镇、机关党员干部为党内互助基金捐款7万余元。
接“地气”办实事,真心为民服务。各单位把为基层和群众多办实事好事作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各单位工作职能、业务专长和人才优势,认真解决群众当前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为群众讲党课、开展技能培训、送化肥、送农药、送书、送戏、送项目、卫生整治等,共投入资金10万余元,办好事103件。针对群众的急事、难事、要事,责任单位现场办公,各单位承诺修建渠、路、桥、涵洞,解决水、电、暖、绿化等问题共计140件。机关党组织与村组织建立帮扶长效机制,相继成立了机关+农村联合党支部,制定联合党支部工作条例,投入帮扶经费。广大机关党员干部结合实际,与生活困难党员、群众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教育、就医、贷款等困难。在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个人帮扶工作计划。活动还联系到了市人大代表左新军、汪世雄、赵玉林等领导深入基层,协调解决了满达渠拓宽砌护、主干路硬化等6个问题。
抓落实重细节,建立长效机制。活动开展后,县委组织了“千名党员下基层”活动阶段汇报会,疏理汇总出群众意见建议77条。政府常委会研究制定了《贺兰县“千名党员下基层活动”群众反映问题和意见、建议办理工作分解表》,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办理要求限时办理。县委书记深入基层,盯住解决,当场能够答复的,要立即向群众做好答复工作;近期能够解决的,相关单位要抓紧时间尽快解决;需要一定时间,包括跨年度才能解决的,要确定牵头领导和责任单位,向社会公开,限时办结;年度内能够解决的,纳入人大代表下基层议案切实解决,部分意见建议还列入县委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各党(工)委及时将办理意见建议情况形成书面总结,向县委作出报告后,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活动结束后,县委认真研究总结活动经验,将党员干部进农村、进社区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成效作为年终绩效考核重要指标,建立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