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罗田实施“三三工程”规范远程站点管理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1-15 15:02:28 点击率:40
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站点建设是基础,科学管理是关键。湖北罗田县从制度建设、队伍管理、教学内容入手,推进“三三工程”,站点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促进了远程教育站点效能的发挥。
强化“三项建设”。抓好规章制度建设,坚持“以制度管事、按制度办事”的原则,统一制定下发了《远程教育管理与使用制度》、《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学习收看制度》、《信息反馈制度》、《考核评估制度》等制度,规范站点工作流程。印制了管理工作手册,设计了收看计划、党员点名册和收看、讨论及信息反馈等栏目,进行实时记载,并作为远程教育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确保远程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抓好硬件升级建设。在建好电信模式终端站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将村级服务点资金进行整合,统一采购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基础设施升级和扩展设备,目前已向村级终端站点发放电视机5 1台,投影仪8台,电脑333台,全县远程终端站点基本实现电脑全覆盖,有效提升了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的功能建设水平。抓好示范站点创建。以争创省、市示范站点为契机,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示范站点授牌活动,指导各乡镇选取2-3个村级基础好、干群关系融洽,党员整体素质高的站点进行创建,将示范站点建设与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相结合,做到不达标不验收、不授牌。目前,全县已获省级示范站点1个,建成县级授牌示范站点30个。
打造“三支队伍”。抓好管理员队伍。选好配强管理员,通过多种方式,注重从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农村中小学教师、大学生村官中,选配有一定文化水平、工作热情高、能力较强的同志担任终端站点管理员,确保每个终端站点至少配备一名管理员。重视管理员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原则,采取现场演练、知识竞赛等形式,增强培训效果,提高管理员的业务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建立管理员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将管理员待遇与操作技能和服务水平挂钩,每年进行一次考评,对表现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不合格的予以调整。抓好辅导员队伍。针对广大党员和农民素质参差不齐,对远教网上知识理解不够的实际,注重从党校教学人员,县乡普法人员,以及农业、林业、水产、畜牧、卫生、计划生育等涉农部门中选派技术干部,成立辅导员队伍,结合远程教育培训内容,开展巡回辅导,帮助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增强了培训学习效果。抓好技术员队伍。为保证终端站点的正常运行,我们采取分级负责的方式,以乡镇电信分局技术人员为主体,每个乡镇建立了技术服务人员队伍,负责对本乡镇以及村级接收站点管理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并在村级终端站点公布技术服务人员联系方式,及时帮助终端站点处理设备和技术故障,维护站点的正常运行。
注重“三个贴近”。在教学内容上贴近农村需求。我们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备接收节目的同时,各接收点分别上网搜索、下载适合的视频资料供学习之用,并将好的节目刻录成光盘发放到卫星接收点,丰富卫星站点的学习资料。针对各乡镇、村的不同情况,县远教办购置多套资料发放到各站点。一些乡镇自筹资金购买多套光盘组织农民进行学习,收到良好效果。在教学方式上贴近农村现状。在严格要求各个站点保证学习数量和质量的前提下,我们根据农村实际,合理安排时间,采取农忙时少学,农闲时多学以及开展光盘借阅等多种灵活方式,尽最大努力方便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学习到所需的知识。在教学组织上贴近农村实际。在完成基本培训任务的同时,结合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需要,拓展站点服务功能,把站点办成农民文化夜校、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活动室、农业科技学校、农村人口学校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室等,做到一站多用,充分发挥站点的综合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