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彝良县实施“四大工程”激发党建新活力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20 13:01:29 点击率:41
今年以来,云南省彝良县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强基固本、党员先锋、典型带动等“四大工程”,有效激发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共谋发展的经常性动力,党建工作焕发出新的活力。
实施“提质工程”,加强教育培训,着力增强党组织执行力。结合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及时制定了《2011年—2015年彝良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先后举办了大学生村官、县直单位党政负责人等主体培训班6期,培训干部800余人;先后组织和选派县处级领导干部5人次、科级领导干部35人次,其他干部25人次,分别到云南省委党校、中央党校等高等院校和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培训。同时,充分整合远教站点、人力资源办、职高和人事局等部门培训资源,多方位、多层次加强农村党员劳动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着力增强干部的服务水平和农村党员“双带”本领,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形成上下一致、协调配合、奋勇争先的工作局面。
实施“强基工程”,增强服务功能,着力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制定下发了《彝良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晋级达标实施方案》,狠抓活动场所规范管理和作用发挥;认真开展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对14个后进村党支部采取党建结对帮扶方式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帮扶;抓好村干部保障体系建设,将社区党总支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每月提高到1500元;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一肩挑”岗位补助每人每月达1200元。制定了《彝良县正常离任村(社区)干部定期生活补助办法(试行)》,切实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七一”期间,从县级留存党费中划拨6万元,慰问老党员、老干部、生活困难党员300人。向全县1143名70岁以上老党员发放月生活补助16.364万元。从县级留存党费中统一为7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党员缴纳农村合作医疗基金3.44万元。
实施“先锋工程”,激发工作活力,着力提高党组织战斗力。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全面开展“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活动中,全县各级党组织结合扶贫帮困、抗旱救灾、春耕生产、服务重点工程、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组织党员干部进农家、下基层,问民生、解民忧、办民事。全县参加活动1.2万余名党员,累计走访群众9万余人、帮助困难群众解决问题10250个,累计投入帮扶资金421.2万元,为结对户办好事实事达8600件。同时,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服务发展我带头”活动,县级领导率先带头,牵头负责28个重点项目,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县委号召,带头营造发展环境、带头服务发展大局、带头推动科学发展。党员先锋作用进一步发挥,党组织战斗力在一线得到提高。
实施“示范工程”,着重典型带动,着力增强党组织感召力。加强党建示范点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党建示范点的意见》,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重点打造“蚂怀线”、“猫谢线”党建长廊建设和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精心创建了25个创先争优党建工作示范点,形成点上有亮度、面上有规模,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全县党建示范点建设工作。牛街社区党总支今年受到省委的表彰。
实施“提质工程”,加强教育培训,着力增强党组织执行力。结合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及时制定了《2011年—2015年彝良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先后举办了大学生村官、县直单位党政负责人等主体培训班6期,培训干部800余人;先后组织和选派县处级领导干部5人次、科级领导干部35人次,其他干部25人次,分别到云南省委党校、中央党校等高等院校和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培训。同时,充分整合远教站点、人力资源办、职高和人事局等部门培训资源,多方位、多层次加强农村党员劳动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着力增强干部的服务水平和农村党员“双带”本领,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形成上下一致、协调配合、奋勇争先的工作局面。
实施“强基工程”,增强服务功能,着力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制定下发了《彝良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晋级达标实施方案》,狠抓活动场所规范管理和作用发挥;认真开展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对14个后进村党支部采取党建结对帮扶方式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帮扶;抓好村干部保障体系建设,将社区党总支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每月提高到1500元;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一肩挑”岗位补助每人每月达1200元。制定了《彝良县正常离任村(社区)干部定期生活补助办法(试行)》,切实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七一”期间,从县级留存党费中划拨6万元,慰问老党员、老干部、生活困难党员300人。向全县1143名70岁以上老党员发放月生活补助16.364万元。从县级留存党费中统一为7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党员缴纳农村合作医疗基金3.44万元。
实施“先锋工程”,激发工作活力,着力提高党组织战斗力。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全面开展“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活动中,全县各级党组织结合扶贫帮困、抗旱救灾、春耕生产、服务重点工程、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组织党员干部进农家、下基层,问民生、解民忧、办民事。全县参加活动1.2万余名党员,累计走访群众9万余人、帮助困难群众解决问题10250个,累计投入帮扶资金421.2万元,为结对户办好事实事达8600件。同时,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服务发展我带头”活动,县级领导率先带头,牵头负责28个重点项目,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县委号召,带头营造发展环境、带头服务发展大局、带头推动科学发展。党员先锋作用进一步发挥,党组织战斗力在一线得到提高。
实施“示范工程”,着重典型带动,着力增强党组织感召力。加强党建示范点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党建示范点的意见》,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重点打造“蚂怀线”、“猫谢线”党建长廊建设和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精心创建了25个创先争优党建工作示范点,形成点上有亮度、面上有规模,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全县党建示范点建设工作。牛街社区党总支今年受到省委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