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市:巧用“五措施”助推远教学用显成效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2-01 15:54:43 点击率:45
近年来,湖北省恩施市远程办围绕实现“建一处站点、强一个支部、富一方群众”的目标,通过组织推动、强化管理技能、内容吸引、灵活助学和典型身教等五措施,有力地推动了远程教育学用活动有效开展,使远教成为了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助手,成效显然。
组织推动,拓展延伸学。为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作用和功能,恩施市狠抓远程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加大了对远教工作的组织领导,对各站点实行一月一检查一督办,确保让更多党员干部群众、在校学生参与到远程教育学习中来,有效拓展延伸了参学对象覆盖面。在城市社区组织了“远教广场播放活动”,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广场,群众活动开始前播放远教教材,不但丰富了广大市民的业余生活,又让更多的群众接受了远程教育。同时,还利用暑假时间,组织在家学生到村远程教育站点学习,通过收看“党史知识”、“先进典型”、“名师讲课”专题节目以及丰富多彩小品、艺术等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节目,引导学生了解党的历史,从小树立远大理想。还组织学生们开展了每天一小时读书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暑假生活,学到了知识,也让远程教育站点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据统计,今年暑假期间全市17个乡(镇、办)240个远程教育站点组织开展了学生暑期活动720余(场)次,参加学生5000余人。
强化管理,确保正常学。一是稳定站点播放管理员队伍。选拔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回村大中专毕业生、村干部作为远教站点管理员,明确了站点管理员的职责任务,落实好值班制度。同时,发动村里的青年志愿者、热心党员、在校学生等加入播放管理员队伍,确保党员群众想看就能看,想学有人放。二是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市远程办加大了对远教站点管理员的业务培训,确保让站点管理员熟练掌握远程教育操作技能和组织收看方法,做到“三会”,即会操作、会教学、会排查,并能检查、排除一些简单的故障,保证设备零故障运行。同时,明确了站点设备损坏的报修办法、流程。三是严格执行远教管理制度。统一制定了《远程教育站点设备管理制度》、《远程教育站点故障报修处理办法》等制度,并严格督导落实。同时,还建立了解难“直通车”,与教育、电信等部门协调,将教育和电信等有关部门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公开到各乡镇远教管理办办室,通过建立解难“直通车”渠道,对检查出现的难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达到了站点建设检查与促进学用工作一并有效开展的目的,确保了远程教育站点设备正常运行。现全市133个远教电信模式站点实现了信息准确率、设备完好与网通率和点击率三个百分百。
丰富内容,吸引群众学。针对随着农村党员群众对文化需求层次越来越高的实际,要求严把教学质量,结合各村(社区)实际和群众的不同需求,管理员经过精心筛选课件,通过实行“订单式”的教育,注重选择符合农村生产生活的实用技术片、创先争优的典型案例,先后建立了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农村经营管理知识、农村先进适用技术、市场信息、科普知识、农村卫生、计划生育、典型经验、先进性教育以及小学文化教育等十多类资源课件目录,时长达500多个小时,以此来满足各类人群对远程教育的不同需求,激发了党员、群众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远程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灵活安排,方便群众学。为了方便群众收看,我们根据农村实际,在播放时间上和教学形式做了灵活安排,有效解决了农忙、收看不便等问题。按照“农忙少学、农闲多学,晴天少学、雨天多学,白天少学、晚上多学”的原则,及时调整收看时间,方便群众学习,做到随来随学,既不耽误农忙,又保证学习效果。在教学形式上,把远程教育工作与创先争优活动、新村建设相结合、与引领群众发家致富相结合,极推广“站点+示范户”、“站点+协会,“协会+群众”等学习模式,把“培训班”办到农民家门口,把“专家”送到田间地头,利用农闲季节启动“集中学习日”、“远程教育服务月”活动,鼓励党员群众因时、因地、因人、因需开展个性化学习活动,深受党员群众的欢迎。
树立典型,群众主动学。广泛宣传运用远程教育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让广大群众确实看到身边通过远程教育致富的例子,切身感受到远程教育的作用。像创业典型韩俊,在大龙潭村办起了养鸡场,开始由于没有技术,养的鸡喜欢生病、死亡,发展一度受挫,远程教育站点开通后,他主动到村里的远程教育站点学习养殖技术,按照远程教育节目中学到的知识,结合自己摸索的经验科学喂养,终于获得了成功,年收入达到10多万元;还有山乡远教致富的带头人——周奎,发展生猪养殖业,联合周边42户生猪养猪大户成立了生猪养殖协会,并建起了良种生猪养殖基地,仅生猪一项,户平增收1.5万元等等,当地群众看到了他们运用远教技术尝到的“甜头”后,收看远程教育节目的热情高涨,形成“天天放、有人看”的良好局面。城市居委会的老年同志还利用远程站点,学起了地方戏曲,跳起了广场舞,全民健身活动得到了深化。
组织推动,拓展延伸学。为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作用和功能,恩施市狠抓远程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加大了对远教工作的组织领导,对各站点实行一月一检查一督办,确保让更多党员干部群众、在校学生参与到远程教育学习中来,有效拓展延伸了参学对象覆盖面。在城市社区组织了“远教广场播放活动”,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广场,群众活动开始前播放远教教材,不但丰富了广大市民的业余生活,又让更多的群众接受了远程教育。同时,还利用暑假时间,组织在家学生到村远程教育站点学习,通过收看“党史知识”、“先进典型”、“名师讲课”专题节目以及丰富多彩小品、艺术等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节目,引导学生了解党的历史,从小树立远大理想。还组织学生们开展了每天一小时读书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暑假生活,学到了知识,也让远程教育站点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据统计,今年暑假期间全市17个乡(镇、办)240个远程教育站点组织开展了学生暑期活动720余(场)次,参加学生5000余人。
强化管理,确保正常学。一是稳定站点播放管理员队伍。选拔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回村大中专毕业生、村干部作为远教站点管理员,明确了站点管理员的职责任务,落实好值班制度。同时,发动村里的青年志愿者、热心党员、在校学生等加入播放管理员队伍,确保党员群众想看就能看,想学有人放。二是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市远程办加大了对远教站点管理员的业务培训,确保让站点管理员熟练掌握远程教育操作技能和组织收看方法,做到“三会”,即会操作、会教学、会排查,并能检查、排除一些简单的故障,保证设备零故障运行。同时,明确了站点设备损坏的报修办法、流程。三是严格执行远教管理制度。统一制定了《远程教育站点设备管理制度》、《远程教育站点故障报修处理办法》等制度,并严格督导落实。同时,还建立了解难“直通车”,与教育、电信等部门协调,将教育和电信等有关部门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公开到各乡镇远教管理办办室,通过建立解难“直通车”渠道,对检查出现的难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达到了站点建设检查与促进学用工作一并有效开展的目的,确保了远程教育站点设备正常运行。现全市133个远教电信模式站点实现了信息准确率、设备完好与网通率和点击率三个百分百。
丰富内容,吸引群众学。针对随着农村党员群众对文化需求层次越来越高的实际,要求严把教学质量,结合各村(社区)实际和群众的不同需求,管理员经过精心筛选课件,通过实行“订单式”的教育,注重选择符合农村生产生活的实用技术片、创先争优的典型案例,先后建立了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农村经营管理知识、农村先进适用技术、市场信息、科普知识、农村卫生、计划生育、典型经验、先进性教育以及小学文化教育等十多类资源课件目录,时长达500多个小时,以此来满足各类人群对远程教育的不同需求,激发了党员、群众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远程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灵活安排,方便群众学。为了方便群众收看,我们根据农村实际,在播放时间上和教学形式做了灵活安排,有效解决了农忙、收看不便等问题。按照“农忙少学、农闲多学,晴天少学、雨天多学,白天少学、晚上多学”的原则,及时调整收看时间,方便群众学习,做到随来随学,既不耽误农忙,又保证学习效果。在教学形式上,把远程教育工作与创先争优活动、新村建设相结合、与引领群众发家致富相结合,极推广“站点+示范户”、“站点+协会,“协会+群众”等学习模式,把“培训班”办到农民家门口,把“专家”送到田间地头,利用农闲季节启动“集中学习日”、“远程教育服务月”活动,鼓励党员群众因时、因地、因人、因需开展个性化学习活动,深受党员群众的欢迎。
树立典型,群众主动学。广泛宣传运用远程教育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让广大群众确实看到身边通过远程教育致富的例子,切身感受到远程教育的作用。像创业典型韩俊,在大龙潭村办起了养鸡场,开始由于没有技术,养的鸡喜欢生病、死亡,发展一度受挫,远程教育站点开通后,他主动到村里的远程教育站点学习养殖技术,按照远程教育节目中学到的知识,结合自己摸索的经验科学喂养,终于获得了成功,年收入达到10多万元;还有山乡远教致富的带头人——周奎,发展生猪养殖业,联合周边42户生猪养猪大户成立了生猪养殖协会,并建起了良种生猪养殖基地,仅生猪一项,户平增收1.5万元等等,当地群众看到了他们运用远教技术尝到的“甜头”后,收看远程教育节目的热情高涨,形成“天天放、有人看”的良好局面。城市居委会的老年同志还利用远程站点,学起了地方戏曲,跳起了广场舞,全民健身活动得到了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