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繁昌孙村镇:四项举措加强非公企业党员教育培训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2-13 16:35:36 点击率:60
繁昌县孙村镇目前有非公企业42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2家,从业人员2.5万多人,党员465人,非公企业在孙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广。近年来,为了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孙村镇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着重从四个方面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
一是因材施教,加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对不同的培训对象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实行分类施教,灵活办班,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培训对象上,对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务干部着重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等理论知识和发展党员、党费收缴、党员教育管理等操作实务的教育培训,增强其党务工作水平;对企业党员、外来流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主要培训党的基本知识和中央、上级的重要会议、文件精神,增强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在培训内容上,根据“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坚持一手抓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一手抓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对党组织负责人、党务干部和企业中高层管理领导人员,重点培训企业管理、安全生产和劳动关系和劳动保障制度;对党员员工主要培训岗位需要的职业技能和现代科技、文化、法律知识等,确保党员成为所在行业的行家里手,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010年9月该镇开发区党工委举办非公党支部书记培训班,邀请县委党校教员结合企业党建工作实际,从吃透发展形势、拿出真正本领、卡紧工作原则、要树立高标准等四个方面作了如何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专题讲座。
二是创新方式,加强教育培训的特色性。为了使党组织活动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该镇发挥“1+3”非公党建工作模式优势,依托工业园党工委,成立业余党校,并在镇党员服务中心、大型龙头企业党组织等设立教学培训站点。在培训方式上,以车间为单位、以班组为单位,采取“业余时间抓紧学、茶余饭后谈心学、支部会议集中学”等方式进行学习教育。不断创新、拓展教育培训的新方法和新路子。在培训手段上,针对企业发展需求,通过邀请专家和党校讲师、聘请党务经验丰富的干部、选派党建指导员等方式,采取分期培训、送课上门、集中授课等方式,加强党员业务技能和政治理论的培训,增强学习效果。孙村金贸流体有限公司开展了“五分钟党课”教育活动,由公司定期编印下发党员教育辅导教材,利用班前、班后和工休时间上五分钟小党课,通过工作报告、党建故事会、互动式问答、技术要点传授等形式进行重点围绕党的基础知识、时事政治进行学习,结合本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任务及生产技术创新开展讨论交流。
三是搭建平台,加强教育培训的灵活性。针对非公党员活动集中难、信息沟通难、教育监督难等方面的问题,该镇积极推行网上教育管理工作。依托网络载体,在非公有制企业内部局域网上建立了企业党建工作网页,设置“网上党员活动室”。在繁昌先锋网上开辟了“非公企业党建”专栏,作为党组织的网上工作阵地和党员组织生活的平台。企业党组织在党建网页上公布全体党员的名单,包括党员工作岗位、党内职务、联系电话等具体信息,同时把党员学习的内容汇编梳理上网,便于党员随时随地浏览查询、自主学习。繁昌先锋网上的专栏为不同企业的党员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大家通过上网发表意见,就共同关注的话题或组织生活会的议题进行交流讨论。同时,加强在培训阵地建设。建设高标准的党员服务中心,设置远程教育播放室、图书阅览室、党员活动室等,充分发挥党员服务中心在教育培训非公党员的阵地作用。在师资、培训教材等方面加强与县委党校的合作,有效整合党员服务中心现有的资源、设施、设备,实现工作同抓、设施共用、信息共享。把农村党员干部现在远程教育平台延伸到各培训基地,丰富培训内容和载体。
四是健全制度,加强教育培训的规范性。建立了党建工作评议员和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评议员由企业非党员负责人和有关群众代表担任,对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的工作起监督、评议作用。指导员由镇机关党员干部担任,负责指导企业党组织如何加强新时期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同时帮助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健全和落实“三会一课”、发展党员、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并按照有培训场所、有培训经费、有培训内容、有培训计划、有培训师资、有总结记录等“六有”的要求,不断加大党员教育培训管理的制度化建设力度。
一是因材施教,加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对不同的培训对象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实行分类施教,灵活办班,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培训对象上,对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务干部着重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等理论知识和发展党员、党费收缴、党员教育管理等操作实务的教育培训,增强其党务工作水平;对企业党员、外来流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主要培训党的基本知识和中央、上级的重要会议、文件精神,增强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在培训内容上,根据“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坚持一手抓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一手抓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对党组织负责人、党务干部和企业中高层管理领导人员,重点培训企业管理、安全生产和劳动关系和劳动保障制度;对党员员工主要培训岗位需要的职业技能和现代科技、文化、法律知识等,确保党员成为所在行业的行家里手,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010年9月该镇开发区党工委举办非公党支部书记培训班,邀请县委党校教员结合企业党建工作实际,从吃透发展形势、拿出真正本领、卡紧工作原则、要树立高标准等四个方面作了如何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专题讲座。
二是创新方式,加强教育培训的特色性。为了使党组织活动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该镇发挥“1+3”非公党建工作模式优势,依托工业园党工委,成立业余党校,并在镇党员服务中心、大型龙头企业党组织等设立教学培训站点。在培训方式上,以车间为单位、以班组为单位,采取“业余时间抓紧学、茶余饭后谈心学、支部会议集中学”等方式进行学习教育。不断创新、拓展教育培训的新方法和新路子。在培训手段上,针对企业发展需求,通过邀请专家和党校讲师、聘请党务经验丰富的干部、选派党建指导员等方式,采取分期培训、送课上门、集中授课等方式,加强党员业务技能和政治理论的培训,增强学习效果。孙村金贸流体有限公司开展了“五分钟党课”教育活动,由公司定期编印下发党员教育辅导教材,利用班前、班后和工休时间上五分钟小党课,通过工作报告、党建故事会、互动式问答、技术要点传授等形式进行重点围绕党的基础知识、时事政治进行学习,结合本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任务及生产技术创新开展讨论交流。
三是搭建平台,加强教育培训的灵活性。针对非公党员活动集中难、信息沟通难、教育监督难等方面的问题,该镇积极推行网上教育管理工作。依托网络载体,在非公有制企业内部局域网上建立了企业党建工作网页,设置“网上党员活动室”。在繁昌先锋网上开辟了“非公企业党建”专栏,作为党组织的网上工作阵地和党员组织生活的平台。企业党组织在党建网页上公布全体党员的名单,包括党员工作岗位、党内职务、联系电话等具体信息,同时把党员学习的内容汇编梳理上网,便于党员随时随地浏览查询、自主学习。繁昌先锋网上的专栏为不同企业的党员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大家通过上网发表意见,就共同关注的话题或组织生活会的议题进行交流讨论。同时,加强在培训阵地建设。建设高标准的党员服务中心,设置远程教育播放室、图书阅览室、党员活动室等,充分发挥党员服务中心在教育培训非公党员的阵地作用。在师资、培训教材等方面加强与县委党校的合作,有效整合党员服务中心现有的资源、设施、设备,实现工作同抓、设施共用、信息共享。把农村党员干部现在远程教育平台延伸到各培训基地,丰富培训内容和载体。
四是健全制度,加强教育培训的规范性。建立了党建工作评议员和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评议员由企业非党员负责人和有关群众代表担任,对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的工作起监督、评议作用。指导员由镇机关党员干部担任,负责指导企业党组织如何加强新时期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同时帮助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健全和落实“三会一课”、发展党员、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并按照有培训场所、有培训经费、有培训内容、有培训计划、有培训师资、有总结记录等“六有”的要求,不断加大党员教育培训管理的制度化建设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