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深化创先争优活动 因地制宜处理好“八个关系”
作者:党的生活网 发布时间:2011-08-16 15:51:15 点击率:37
——曲靖市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第一检查指导组工作感言
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县(市)区一级是创先争优的关键。抓好县级创先争优活动,要正确处理好“八个关系”。
——领会重要性,处理好“书记工程”与“团队工程”的关系。坚持抓书记、书记抓,保障创先争优取得实效。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书记处于关键位置,是党组织这个特殊团队的领头羊。书记实际上是一个单位或部门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党组织中的“举旗人”、“带头人”,要让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基层干部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全体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书记责任重大。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书记要负好总责,特别是处于承上启下枢纽地位的县委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亲自抓创先争优活动。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书记工程”,精心组织,重点部署,督促保障,抓实抓好。
——把握衔接性,处理好“日常工作”与“开展活动”的关系。开展创先争优要在在本职岗位上争先进,在日常工作中创优秀,使创先争优活动符合实际需要、化为实际行动、取得实际效果。要从实际出发,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干什么就创什么,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实效检验活动的成效。要在完成重点任务、破解发展难题上创先进、争优秀。要把创先争优作为服务群众的经常性机制,认真落实党和政府的惠民利民政策,拓宽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真正为民多办些实事、好事。
——突出实效性,处理好“营造氛围”与“走形式、摆花架”之间的关系。开展创先争优要注意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好的内容要通过好一定的形势来衬托和体现。要通过召开现场会、观摩会等,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参观学习、交流先进典型的经验和做法,发挥典型的先进性和示范性。要加强宣传,挖掘内涵,放大先进典型的“持久效应”,充分利用报纸、刊物、网络、电视、手机短信等媒体和平台,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集中宣传报道典型的先进经验和突出事迹,以点带面,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先进典型在报纸上有名、电视上有影、大会上有声。要积极向上级部门和媒体推荐,通过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宣传推广,推动本地区创先争优活动持续深入开展,扩大创先争优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宣传部门要在典型的宣传上多下功夫。前期的典型发现培植主要依靠我们基层,后期宣传工作我们宣传部门一定要跟上,要与基层多商量,力争在典型宣传上有所突破。向市、省推荐的典型一定要有独特性、地方性,要体现时代要求,满足时代需要。
——注重创造性,处理好 “成果巩固”与“创新发展”关系。科学发展没有止境,创先争优永无终结。创先争优活动是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向深度延展,巩固扩大认识成果、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根本所在。同时,创先争优也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生机活力,解决实践推进与党的建设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的根本所在,要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以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更扎实有效的措施,开拓进取,创新发展,全力推进跨越发展。
——调动积极性,处理好“典型培树”与“全面提升”的关系(点与面的关系)。通过活动开展发现培树先进典型,以先进典型带动推进活动深入开展。一方面,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实际,创建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示范点,以点带面,由点及面,推动活动深入开展。另一方面,发现培养身边的先进典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示范人带动一批人,形成“以点带面”、“以优带全”的推进机制。
——增强广泛性,处理好“党内组织”与“全民参与”的关系。创先争优作为全党性的一项重要活动,必须始终突出全党参与、全民参与的广泛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处在群众之中,直接面对群众,直接服务群众,必须把依靠群众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基础性条件,打破传统、封闭的“体内循环”模式,积极发挥党员旗帜与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积极参与,做到活动方案听取群众意见、活动情况向群众通报、活动成效接受群众检验、活动成果与群众共享。
——突出实效性,处理好“活动开展”与“实践推进”的关系。活动开展的好不好,关键就是看实效。衡量活动开展得好不好,不是看制订了多么丰富的活动方案,喊出了多少口号,而是看在具体工作中干了多少符合实际的事情,干出了多少成绩,取得了多少实实在在的成效。要把活动与当前工作统筹协调,一手抓活动,一手抓工作,以活动的扎实开展促进各项工作上水平,以一流的工作检验活动成效。
——把握持续性,处理好“阶段性任务”与“经常性工作”的关系。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要结合活动开展,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及时修改和确定新任务,补充新内容,提出新要求,确立新的争创目标,确保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常抓常新。要通过设立创先争优的各项制度,始终保持和增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争创”意识,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一项长期机制。(杨建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