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黑冠长臂猿之乡--景东
来源:云南基层党建网普洱 发布人:普洱市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5-26 12:13:21
世界黑冠长臂猿之乡--景东
景东县是全省粮食、蔗糖、木材、核桃、芒果重点产区,是普洱市的“粮仓肉库”,是普洱茶主产区之一。郝思嘉牌核桃乳名闻遐迩,金铃牌松香、松节油远销国内外。境内有无量山、哀牢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漫湾、大朝山两个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无量山、哀牢山保留了全国三分之一的物种,黑冠长臂猿群为世界所仅有。
位置面积
景东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普洱市北端,地处东经100°22`~101°15`、北纬23°56`~24°29`之间。东与南华县、楚雄市、双柏县接壤,南与镇源县相依,西同云县隔澜沧江相望,北和南涧、弥渡两县相连。东西宽61公里,南北长73公里。总面积4465.8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95.5%,坝区占4.5%。县城锦屏镇海拔1171.3米,距省会昆明市公路里程477公里,距市政府驻地思茅区279公里。 历史沿革
“景东”系傣语转音,意为坝子城。秦以前属西南夷地。两汉至两晋时属益州郡和永昌郡。北周至隋朝属濮子部。唐南诏置开南节度,辖今普洱市,治所在开南城即今景东县。宋大理国后期废节度,属统矢府的当箸袒赕(又称景董)。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开南州,隶威楚路;至顺二年(1331年)置景东军民府,辖开南(今景东县)、威远(今景谷县)、干远(今镇源县)3州,隶属云南行省。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降府为州,属楚雄府;洪武十七年(1384年),重升为府。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设景东直隶厅,隶迤西道。1913年裁府改县,名景东县,属腾越道。1915年改属普洱道。1950年成立景东县,属普洱专区。1985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景东彝族自治县。
行政区划
全县辖锦屏、文井、漫湾、大朝山东4个镇和者后、花山、大街、太忠、龙街、文龙、安定、林街、曼等、景福、永秀11个乡,共有15个乡(镇),166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
人口民族
到2000年末,全县总人口34.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44万人,非农业人口2.53万人。境内居住着汉族、彝族、哈尼族、瑶族、傣族、回族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6.2万人,占总人口的46.3%,其中彝族人口13.8万人,占总人口的39.5%。
地理气候
景东县位于横断山脉南端,地形北窄南阔,由低到高分布着谷地、丘陵、山地,属深切割中山地貌,岭高、坡陡、谷深是其基本特点。境内最高海拔(猫头山)3371米,最低海拔(文笑河口)795米。地形呈现“三水夹两山”之势,无量山和哀牢山在县境内面积分别为2581平方公里和1740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澜沧江、川河、者干河,川河、者干河属红河水系。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因海拔高差悬殊,具有垂直变化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集中、干湿分明、雨热同季、干凉同步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8.3℃,年平均相对湿度77%,年均降雨量1086.7毫米,年均日照2131.6小时,无霜期35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