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零距离接近他们而感慨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普洱 发布人:普洱市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5-03 11:09:11
2012年9月13日 ,晴。
一大早起来,活动一下身体就要往寨子里赶,这几天忙着登记贫困户,要一户一户核实,贫困户指标涉及几十个指标,一户要登记4页多,一人一早上最多可以登记6户左右,我们要去的是东主佛堂寨,那里有20余户,下午乡上要搞个培训会,上午我们必须登记完,所以要早早的赶到寨子里。
寨子在大山的山腰上,因为连天下雨路上泥巴很多,再加上车辆的碾压,人行走脚就会陷到泥巴里,我们一行4人只好踩着仅剩5厘米的泥巴坎走过这段烂泥路,走了6公里左右才到村子里。
走到村口看见村里几十户人家,房屋在云遮雾绕的半山腰,雾气还半掩着农户的土坯房,山上山下一片绿色,看着似乎是在仙境,炊烟升起才发现回到人间。
到了寨子组长家,组长已经用大喇叭把组上评出来的贫困户召集在门前等着了。组长家很简陋,三间土砖房,门前一个晒台,进门是客厅,两边厢房一边住人一边堆粮食。家里就一台电视机、VCD和音箱,屋顶上挂着大喇叭用于通知老百姓寨子里的事务和上级的通知。
坐下来我们就忙开了,我把会说汉语的叫到身边,按照贫困户登记表逐项指标进行登记,这里农户每家水田都不超过2亩,按照每亩产400公斤,2亩就是800公斤,一家最少4口人,每人每年消耗300公斤,一年还差400公斤,时代发展到今天,他们吃饭还有点问题。因为大部分不通汉语,加上大都是小学文化,又没什么技能也就不出去打工,生活过得贫困而拮据,一部分农户必须靠吃国家的低保和三农补贴才可以生存。
农户与农户家连通的都是田埂路,村民外出大部分靠双脚,只有年青人骑摩托车,这就是边疆的大山里住着一群闭塞的村民,我因零距离接近他们而感慨。
扶贫任务任重而道远。(澜沧县竹塘乡东主村新农村指导员 陈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