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社区 用心服务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普洱 发布人:普洱市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5-03 15:12:19
情系社区 用心服务
——记思茅区思茅镇五一路社区主任周如芬同志
2002年,周如芬因企业改制下岗,再就业投入社区工作,由于工作出色,现已连任社区主任三届。她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得到了社区居民的普遍认可和赞誉。
用热心赢得信赖
五一路社区地处城区商贸中心地段,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密集,社区内改制企业多,下岗失业人员多,弱势群体多。国有企业实行改制后,社区新增了1800多名失业人员。面对找不到工作的社区居民,周如芬心理十分难受,曾经自己找工作的一幕幕辛酸又涌现在眼前,她明白一份工作对于失业人员来说意味着什么,为此她把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作为社区工作的第一要务,率领社区“两委”班子逐户走访800多户失业人员,及时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不要气馁,并及时为他们提供信息咨询、择业指南、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就业服务信息。在周如芬和社区“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到目前大部分失业人员进入了个体私营企业工作,部分失业人员实现了自主创业。同时,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先后在社区建立起6个自行车看管点,2个小区的物业管理,为46名年龄偏大,难以自谋职业的人员提供了就业岗位,目前五一路社区已消除了零就业家庭。
用爱心赢得尊重
社区有18个国有改制企业,移交社区管理的退休老人达1026人,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许多老人感觉到不适应。为此周如芬常对工作人员说,关爱照顾好老年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做晚辈的义务,更是我们社区工作的重点。为服务好退休老人,她根据退休人员居住状况和本人意愿,成立了“老有所助”退休人员自管小组,利用社区资源组织老年人开展卫生保健、知识讲座、书法绘画、文艺体育等活动,让老人们尽快从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及时融入到社区,感觉到社区的温馨。她经常进入老年人家庭,嘘寒问暖、了解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取得老年人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社区85岁的退休孤寡老人朱绮萍,膝下无儿无女,长年患病卧床不起,孤苦伶仃。周如芬了解情况后,及时安排专人到朱绮萍家进行生活上的照顾和医疗护理。自己也把老人当做亲人,每周都像儿女一样去看望老人,坚持了4年直至把老人送终。社区老人陈慈,突发脑出血,高昂的医疗费使她家庭陷入困境,周如芬多方为她争取了23000元的医疗救助金,现在,老人逢人就说自己多亏了周如芬才有了今天。
用关心赢得赞誉
周如芬经常组织社区干部开展送温暖、办实事活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及时送给群众。利民巷的施兰芝,失业后,还要照顾患肾衰竭的单亲儿子,家庭十分困难。周如芬得知情况后及时为她家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并将其儿子纳入医疗救助对象,并发动社区人员捐钱捐物帮助她家。茶机厂上下片宿舍区因企业改制无人管理水电的抄表、收费、维修工作,造成住户用水、用电的不便,水厂电厂因收不到水电费多次提出要停水停电。面对住户拖欠的19万元水电费无法收取的实际情况,她不辞辛劳主动找有关部门汇报和争取,筹集了30万元改造资金,为茶机厂下片区的住户进行了水电网改造和上片区的电网改造,并组织人员收取拖欠的水电费。经过努力,目前社区18家改制企业的水电网改造全部完成。社区有两个企业居民小区,基础设施较差,住户意见很大,周如芬了解情况后把企业领导请到现场,要求公司给予解决,经过努力,企业答应支持18万元资金,用于修复住户门前坑洼不平的道路,并还为住户修建了健身娱乐场所,小区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用真心赢得民心
为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方便群众,提高办事效率,周如芬与“两委”班子商量,筹建一站式服务窗口,将社区计生、卫生、劳保、残联等涉及群众面较广的办事机构集中在二楼统一办公,为居民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并在显要位置公开服务承诺,接受群众监督。一年来,接访群众2400人次,办结事项2260多件,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群众,同时扩大了社区影响力,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默默的耕耘,得到了居民的信任和拥戴;辛勤的汗水赢得了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周如芬被省总工会命名为“创业带头人”称号,被区委、区政府授予“群众满意的人民勤务员”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