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创新求突破 加大力度促发展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普洱 发布人:普洱市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8-12 09:41:15
注重创新求突破 加大力度促发展
——梅子乡枧河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材料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基层组织政权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枧河村结合本村实际,以争创“五好”为目标,以富民强村为主题,积极创新思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一、枧河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梅子乡枧河村位于梅子乡北部,与镇沅县的古城乡、墨江县的新抚乡相接,距梅子乡人民政府7公里,山高谷深,海拔差异较大,具有十里不同天的亚热带气候,全村有14个村民小组,472户,2105人,其中85%以上的少数民族,70%以上人口都居住在山区。2010年枧河村共实现生产总值354万元,同比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988元。2011年全村新植咖啡800余亩,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由于村民集体意识薄弱,发展动力不强,认为现在村级集体经济无关农村经济发展大局,无需再强调集体经济的作用,一些村民还存在“等、靠、要”的心理,自我发展意识不强。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发展的路子不宽,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等软硬环境上也相对较差,发展后劲不足,很多公益事业难以兴办,村级服务功能也难以发挥,大大削弱了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与号召力。
二、加强班子建设,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离不开一个坚强的村级班子和一个好的领路人。枧河十分重视村级组织班子建设,把配齐配强村级班子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
一是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按照抓经济发展首先抓班子建设的思路,2010年通过村“两委”换届,把村里的年轻大学毕业生选进班子,为枧河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优化了村组织结构,进一步增强了村级班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活力。
二是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和管理,着力提高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两委”班子任职以来,积极争取参加了“滇南地区新任村两委负责人培训”、“云南省致富带头人培训”及县委党校的村干部培训等各类学习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增强服务群众、带头带领致富的能力。同时,依托农业技术培训,运用多种形式有计划、分层次的对本村党员干部进行培训,增强村级组织和村干部适应市场、领导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村干部的跟踪管理和民主监督,全面推行村干部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年度述职及民主评议村干部等制度,为村干部实现任期目标提供制度保障。通过配强村级班子和素质能力的培训,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坚持因地制宜,开辟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
枧河村利用所处的区域地理、优势产业和环境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初步形成了适合枧河的发展模式。
一是合理流转土地,探索以地生财的路子。枧河村位于把边江湿热河谷区域一线,有丰富的热区资源,村“两委”合计,咖啡的市场总量比较大,价格也比较高,而且2—3年即可投产,投资回收成本周期短,收获期可达20—30年,虽然投资较大,但是收益周期长,产品的附加值相对较高,于是说干就干,“两委”班子多方争取支持,从农户手中流转了50亩土地,投资9万元,发展集体所有的咖啡种植;并为新村组农户协调15万元的咖啡育苗资金,发展该组公路沿线咖啡连片种植500亩,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带头引领作用。
二是构建运营机制,建立合作组织。以党员咖啡种植大户李荣彬同志为依托,注册206万元,成立了梅子乡枧河村咖啡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和组织农民种植优质高产咖啡,并积极开拓咖啡种植的深加工和销售市场,降低农民独立生产经营的风险,增加其附加值,实现村集体和农民经济双增收。在这个产业链中,村集体承担经纪人的角色,靠社会化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把集体和农民的利益连在一起经营发展,这样集体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规范民主管理,巩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
管理出效益,枧河村一方面注重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重视抓好村级民主管理,针对管理不严、民主监督不力,村级集体资产经营不善、资金使用不当等问题,建章立制,加强村务财务规范化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制度。村“两委”健立健全村级财务预决算、现金管理、开支审批、经济合同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专项资金管理、财务与资产管理收益分配等制度,把村级财务和集体资产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确保集体支出科学、合理,控制非生产性开支。
二是健全和完善民主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两委”会议制度、党员会议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明确议事范围,规范议事程序,实行集体决策、民主决策。凡是关系全体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如集体土地征占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大额开支等事项,需经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后,统一记账、核算,做到账务公开。
三是强化责任考核。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村干部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之一,建立健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农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