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村集体经济在种植槟榔芋中壮大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普洱 发布人:普洱市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8-12 09:44:30
星光村集体经济在种植槟榔芋中壮大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既是巩固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村级党组织的物质基础,可以有效解决村级组织“有钱办事”的问题。宁洱县磨黑镇星光村把破解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问题摆在突出位置,通过项目帮扶、产业带动等模式,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使村级社会化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村干部说话做事底气足。
一、基本情况
星光村位于宁洱县磨黑镇中部,距宁洱县城23公里,东邻上胜村,南邻曼见村,西邻宁洱镇,北邻庆明村。全村国土面积23.6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小组,607户2231人,居住着哈尼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平均海拔1200米,年平均气温20℃,年降雨量在1200—1400毫米之间,人均耕地面积1.8亩,人均有粮383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994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
星光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共有党员56名。其中:预备党员7名,女性党员19名,少数民族党员34名,大专学历党员6名,中专学历2名,高中以下学历48名,平均年龄49.1岁。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槟榔芋是星光村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星光村槟榔芋种植历史悠久,加之星光村的气候环境、土壤等十分适宜槟榔芋的生长,因此,星光村的槟榔芋以其高品质、高营养价值的特点广受消费者的青睐。为了更好的利用槟榔芋种植优势发展星光村农业产业,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的的关心支持下,磨黑镇星光村于2007年5月注册成立了磨黑镇星光村槟榔芋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主要由官坟箐、黄家寨、四光坟、龙祠、大营、牌坊等部分村民小组的农民组成,共83人。形成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槟榔芋产业发展模式。
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槟榔芋产业管理,2011年4月,经村两委班子及新农村指导员商量决定,租用星光村大营组村民的2亩承包地,由新农村指导员协调项目资金,村党组织带头种植,建立一个槟榔芋种植示范地。示范地的建成,为发展农村特色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自示范地建成以来,星光村充分发挥基地实验示范、技术推广、培训作用。积极引导全村槟榔芋种植户科学规范种植,槟榔芋合作社开展技术培训7次,受训人员达450余人,开展科普讲座10次,受益人员达600人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000余册,组织科技下乡20余次。合作社对产前的选种、育苗等做到手把手的教,亲自示范种植;对产中的施肥、打药、病虫害防治等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对产后的果品储藏、保鲜和销售等研究出具体的措施和方法,确保槟榔芋种植户的利益实现最大化。为了科学统一管理,形成统一品牌,星光村采取了统一订购包装纸箱、统一收购销售的方式进行推广营销,急群众之所急。通过创立自己的品牌提升了市场识别度,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打开了销售市场。通过对种植户的专业培训和指导,初步统一了种植标准,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实施统一收购销售,初步解除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降低了种植户的生产经营成本,保障了产品价格的相对稳定,让种植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通过一系列的实打实的带头示范工作,合作社的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威信得到极大提高,群众的公认度得到大大提升。
星光村槟榔芋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提高了星光村农业产业化规模,提升了农业生产质量与效益,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的产业化发展路子。2011年全村种植槟榔芋1300亩,总产量1300余吨,总产值78万元,扣除生产成本25万元,实现利润53万元,产品除满足本县需求外,还销往昆明、普洱市各县(区)等地。
回顾槟榔芋的种植历程,星光村槟榔芋种植总面积由200亩推广发展到现在的1300亩,价格也由原来的每公斤1元左右,提高到了每公斤6元,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愿、市场的选择。通过统一经营管理,减少了农民的生产销售成本。统一销售解决了农户零售价格不稳定、销售空间小等问题,同时也让市场产品质量得到保障,让产品价格得到保护,提高了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通过星光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示范地的带动示范,促进了本村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幅射带动周边农民科技致富奔小康。村委会也利用种植槟榔芋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所得收入由村级财务进行管理使用。不断满足农村基层建设、服务和管理的支出需求。2011年,星光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3.5万元。
三、几点启示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依托,对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加快农民奔小康的步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宁洱县磨黑镇星光村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使我们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启示之一,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高乡村干部的思想认识是前提。农村集体经济有实力,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有能力,农村基层组织才有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才能巩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才能加快。因此,我们要教育乡村干部充分认识发展集体经济的重大意义,克服畏难发愁情绪,增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理直气壮地发展集体经济。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制定有效措施,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启示之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地选定经营项目是重点。集体经济的发展没有经营项目为支撑,村级收入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在目前的形势下,农村受地理位置、人才、市场信息等因素的制约,在选择适合村级发展的经营项目上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发展集体经济的工作重点放在引导和帮助村集体选准经营项目上。项目选择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认识、利用和发挥自己的资源、区位等优势,以农业生产项目为基础,又不局限于农业项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搞服务则搞服务,宜搞旅游则搞旅游。
启示之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选配好村级班子和培养具有企业家素质的人才是关键。从星光村的情况看,凡是集体经济发展比较稳定的村,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多是几十年的老党员、老干部。他们为政清廉,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随着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经济收入的提高,很快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可见,发展集体经济,配好村级班子,选好带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