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家山寨发展致富的“领路人”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普洱 发布人:普洱市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8-12 09:33:28
彝家山寨发展致富的“领路人”
——墨江县鱼塘乡和平村妇女主任杞存会先进事迹
一、基本情况
杞存会,女,彝族,1976年10月生,初中文化,中共党员,2007年至今担任鱼塘乡和平村妇女主任、村民小组长。在实施“跨越发展先锋”行动中,她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群众建设美好家园,发展养猪致富,有效维护农村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2010年被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双学双比”女能手,2012年被市委评为创先争优“三百工程”百优党员。
二、主要事迹
(一)创新思路求发展,建设家园我有责
担任村妇女主任和刺竹林村民小组长以来,杞存会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探索村组发展思路,根据群众需求开办各种技术培养班,增强群众的综合素质,提高群众想干事、敢干事的意识。积极争取和平村刺竹林组重点村项目建设,为解决项目资金缺口问题,她组织召开群众大会,挨家挨户做群众思想工作,发动群众积极集资和投工投劳。如今的刺竹林村民小组以改变脏乱差的面貌,盖起了小组文化室、猪厩、沼气池,村组道路、水利设施、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有6户村民盖起了两层楼的小洋房,广大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有了很大提高,处处体现新农村建设的和谐景象。村里年过八旬的李从顺老人由衷地说:“从来没想过公路会通到家门前,能住进小洋房,小杞组长真能干”。
(二)无私奉献作表率,引领致富我有责
杞存会始终以农村“双带”型党员要求自己,围绕县委政府实施“户均出栏十头猪计划”和“倍增”计划,协助村两委班子制定村(组)发展规划,帮助村民理清发展思路,带头响应政策养猪致富。2008年,通过向信用社贷款和向亲朋好友借款,筹集20万元资金创办仔猪养殖场,改变传统养殖,依靠科技发展壮大养殖。她积极参加昆明市、普洱市举办的养殖技术培训,利用县乡村级搭建的培训平台学习养殖技术,邀请县乡畜牧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不断提高自己养殖技能,降低养殖风险。2012年,杞存会仔猪养殖场面积增达1200个平方米,存栏能繁母猪80头,出栏仔猪1000多头,仔猪出售净收入15万元,她成为当地的养猪致富能手。在自己富起来的同时,杞存会积极发动周边群众发展生猪养殖,宣传县委政府生猪各项养殖政策,把仔猪提供给经济困难的家庭户养殖,待养大出售后把资金还她。在她的带领下,和平村现有养殖大户10户,年出栏肥猪在10头以上的有60户,肥猪出栏数位居全乡前列。随着养殖户不断增多,杞存会把周边养殖户都组织起来,成立生猪养殖协会,采取“养殖场+协会+农户”模式,带领零散养殖户一起闯市场。说起杞存会带领村民致富的事,村民李二叔深有感触的说:“要不是小杞妹子带着我们养猪,现在我家的日子不会有这份好过。”杞存会回答是:“我养猪成功,只是给乡亲们开了一条致富路,今后无论谁家想养猪,我都百分之两百的支持”!
(三)求真务实聚活力,发挥妇女作用我有责
杞存会结合村情实际,完善村妇代会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妇女同胞学习相关政策、法律,组织开展教育活动和公益事业建设,提高村组妇女同胞想干事、敢干事的意识。组织本村妇女参加“双学双比”活动,激励妇女同胞争创“五好家庭”、争当“三八”红旗手,通过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农村妇女“半边天”作用,提升农村妇女地位,增强凝聚力。积极参与党组织建设,发挥养殖优势开展“三培养”活动,把4名致富能手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把3名党员发展成致富能手,1名党员致富能手当选为村组干部,帮助发展壮大村党组织队伍,为全村跨越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四)全心全意做好事,贴心群众我有责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杞存会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心系群众,为民解忧。在日常生活中,谁家有事,她总是热心帮忙;哪家闹矛盾,她总是耐心做工作,切实帮助周围群众解决好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2011年刺竹林组一位孕妇难产急需送往大医院治疗,在这危急时刻,杞存会及时协调车辆把孕妇送往县医院,并发动群众捐款2180元,通过及时抢救,保住了两条生命,这一举动深得周边群众的好评。2012年昭通彝良地震时,杞存会发动村民捐款1000多元,为灾区群众献上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挖掘彝族文化,召集文体骨干组建文艺队,开展丰富多彩文体活动,她都会组织妇女们开展唱山歌、跳三跺脚等文体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