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盟县: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提升服务老干部功能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9-16 15:32:05 点击率:98
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提升服务老干部功能
——西盟县突出“以人为本”理念抓好离退休干部党组织
建设
西盟县在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中,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中组发〔2008〕10号)以及《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中共云南省委老干部局关于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意见》(云组通〔2014〕9号)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党建工作理念,突出老干部党员的特点,以让离退休干部党员保持“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豪情满怀”为工作目标,以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抓手,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强化服务离退休干部党员功能,使老干部党建工作不断开创出新的局面。
——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西盟县坚持 “党员自愿、便于管理、方便活动”的原则,在老干部局设立了党总支,把不具备成立老干部党支部的县属部门的离退休干部职工中的党员和乡(镇)安置在县城的党员转入老干部局党总支进行管理,目前,老干部局党总支已经发展到9个党支部,党员151名。其中,驻思茅干休所党支部1个,党员48名。同时,在各乡(镇)党委和县属系统党委设立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使每一位离退休干部职工中的党员都有自己的“家”。
——强化培训工作,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素质。西盟县坚持把提高基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党务工作者素质作为抓好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采取送培、自培等多种方式对基层党务工作者进行培训。自2008年以来,累计参加省级“老干部读书班”培训19名,参加市级“老干部读书班”培训29名,县委党校培训97人次,县级“老干部读书班”培训356人次。通过培训,使全县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党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不断得到提升,为党建工作提供了骨干保证。
——坚持示范引领,提高全县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水平。西盟县把老干部局党总支作为全县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的示范点来抓,抓班子、强素质,建制度、强堡垒,建机制、强服务,抓载体、强活动,使之成为西盟县党建工作的一大“亮点”,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的领头雁,先后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次,被县委政府评为“老有所为先进集体”1次,2014年被县委县直机关工委评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示范点”。县里积极总结、推广老干部局党总支的工作经验,指导全县的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推动全县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质量的提高。
——搭建多种平台,发挥离退休干部党员的作用。西盟县抓住学习杨善洲事迹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契机,积极搭建多种平台,让离退休干部党员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大显身手。一是县委老干部局党总支所属9个党支部每个党支部挂钩扶贫一户贫困户,活动开展以来,党支部党员捐款18000多元,为扶持户购买良种、化肥、手推车、石棉瓦、水泥等物资,扶持建盖民房、猪厩、公厕等。二是鼓励老干部党员在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基础上继续发挥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经验优势、智力优势和社会影响力,积极参加关心下一代组织、参与社区管理、行风监督、龙潭环境管护、城市卫生义务等社会工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如:岳宋乡老干部党支部每年发动全体党员和退休干部职工每人每年捐款100元,资助贫困大学生上学;每个支委负责一个村委会,做好“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翁嘎科乡老干部党支部成立街道卫生监督队,维护街道环境卫生等。三是积极组织老干部党员参加上级党组织组织的救灾救济活动。宁洱“6·03”地震发生后,77名党员共捐款4515元;汶川“5·12”大地震,老干部党员交纳“特殊党费”10000多元;2010年抗旱救灾,老干部党员捐款10000多元;在昭通鲁甸县“8·13”地震赈灾中,31名党员捐款2265元;在景谷县“10·7”地震赈灾中,95名党员捐款7685元。
“莫道桑榆老,为霞尚满天”。西盟县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刘云山书记在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省委李纪恒书记在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继续抓
好“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努力提高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党建工作质量,让党旗更红,让党员更年轻。
中共西盟县委老干部局 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