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盟县:从严抓好“三类人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工作
作者:西盟县鲁 杰 发布时间:2016-04-20 10:15:14 点击率:116
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是提升干部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优化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结构的关键。西盟县在组织乡(镇)党委换届工作中,严格落实从基层一线选人用人导向,择优选拔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党委领导班子。
一是制定工作方案。结合我县基层干部队伍文化素质整体不高、乡(镇)人才匮乏实际,从改善结构、配齐配强领导班子出发,制定了择优选拔“三类人员”进乡(镇)领导班子工作方案,并报上级备案。同时,组织乡(镇)利用干部职工大会、党员大会,积极宣传“三类人员”资格条件、考察程序、相关待遇等政策,让广大党员群众深刻领会“三类人员”进乡(镇)领导班子是党在新时期拓宽选人用人视野的导向性要求,进一步激发“三类人员”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勇于担当、敢闯敢干的劲头和信心。
二是开展三轮调研。通过“上下联动”摸底排查的方式,抓好“三类人员”基本情况的摸底排查工作。首先,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县教育局、县人社局、各乡(镇)党委对所管理的“三类人员”信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由乡(镇)深入到符合条件的“三类人员”工作所在地进行调研,主要开展资格初审、初步考察了解等工作。其次,由县委组织部组成3个调研组深入7个乡(镇)开展专题调研,结合党政领导班子配备情况,认真听取领导班子成员对配备“三类人员”的意见、建议。第三,各乡(镇)党委上报初步人选名单后,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组成4个调研组再次深入7个乡(镇)开展调研,调研主要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进一步拓宽谈话对象范围,并结合调研情况提出各乡(镇)“三类人员”初步建议人选名单。
三是确定建议人选。各乡(镇)召开党委会,综合分析乡镇对“三类人员”考察情况,择优提出不少于3名的初步建议人选名单。县委组织部结合乡(镇)党委推荐和三次调研提出的初步建议人选名单进行资格条件审查,核实个人人事档案和相关证明材料,召开部务会提出建议人选,并向县委领导汇报,确定初步建议人选。
四是进行组织考察。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组成4个考察组深入乡(镇)开展“三类人员”民主推荐和考察工作。民主推荐主要采取会议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方式进行。考察组结合推荐、测评考察等情况,客观公正地对干部作出综合评定,按1:1的比例提出拟配备方案。县委组织部根据考察组考察情况提出提名建议人选,提交县委常委会票决通过,经县委同意后按照干部考察程序做好公示、体检等工作。通过多次摸底调研和从严组织考察工作,西盟县拟择优选拔“三类人员”进入乡镇党委班子共7名,其中乡(镇)事业编制人员4名,优秀村干部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