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1-07 20:42:03 点击率:245
1951年4月在中央慰问团指导下成立了“车佛南区域自治筹委会”,开始了自治区成立的筹备工作。1952年5月,在车佛南区域自治筹委会领导下,召开了三县一届二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民委第二次扩大会议精神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等四个文件,提高了代表们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意义的认识。会后筹委会提出了将车、佛、南三县合并为一个县级自治区的意见,但因条件未成熟而未实施。同年7月,普洱专区召开第一次民族工作扩大会议,会上地委和专署根据西南局和省委的指示,提出将自治区扩大建立相当于专区一级政权,管辖范围包括车、佛、南、镇四个整县及江城县整董、思茅县普文、象明、六顺县景讷、宁江县勐往、安康六个区。9月25日,总筹委会正式成立,拟出了建立自治区的工作草案和宣传提纲。10月15日,在车里召开第一次筹委会,筹委会委员和应邀的头人代表共93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传达了省、地委关于建立自治区的有关指示,经反复讨论初步确定了以下事项:1、根据当地少数民族的传统称谓,自治区名称定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区府设在车里;2、区人民政府设委员23人,其中主席1人,副主席2人;3、自治区成立代表会议,代表名额按民族人口比例分配,每500人选代表一人,人口特少的民族适当照顾。列席代表每2500人选1人。11月25日,筹委会召开第二次会议。会议在筹委会主任、思茅地委副书记、专员唐登岷的主持下,对委员和代表提出的一些疑虑问题作了解释,并酝酿提出了区政府委员和正副主席侯选人66人,然后从中挑选29人为正式候选人。会上委员、代表们还提出:区人民政府成立后,地方行政统一由其领导,宣慰议事庭不能干涉地方一切行政职权,只管本民族风俗习惯、宗教、节日活动等。会议确定于12月25日召开人民代表会议,于翌年元旦宣布自治区成立,后接普洱地委电报:筹备工作还不充分,会议延期召开,待省政府派代表来直接领导。但各地代表已接到开会通知多数已至车里,往返比较困难,经筹委会研究将代表会议改为第三次筹委(扩大)会。此会于1953年1月2日至15日召开,出席会议的委员和代表共416人。会议在唐登岷等筹委会领导的主持和省民族工作队的帮助下,消除了代表们对民族政策及成立自治区的一些疑虑。为照顾少数民族,会议决定区政府委员在原定29人基础上再增加2人;行政区划将所辖县区改划为12个版纳(比区大比县小的行政单位)下设勐、火西(相当于乡、行政村);山区设乡。代表们还就民族称谓、各种组织条例等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并取得了一致意见。
1953年1月17日至22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首届一次各族人民代表会议在车里县城举行。出席会议代表416人,列席代表57人,各县和机关来宾108人。代表和来宾中有傣、哈尼、拉祜、彝、布郎、瑶、回、汉等民族。唐登岷主任主持了会议,省民委副主任王连芳作了《形势、任务、政策》报告。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了副专员召存信作的《西双版纳三年来的工作报告》、筹委会副主任刀有良作的有关组织条例的报告。会议审议通过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人民代表会议组织暂行条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暂行条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各族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组织暂行条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今后两年工作纲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各族人民团结爱国公约》等文件。会议在充分协商酝酿的基础上,选举产生自治区人民政府委员31人,其中主席1人,副主席5人。主席召存信(傣族),,副主席刀承宗(傣族)、刀学林(傣族)、车罗(哈尼族)、刘岩(汉族)、刀有良(傣族)。会议协商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委员37人,其中主席1人,副主席5人。主席召存信,副主席余松,祜巴勐(傣族)、白腊兹(基诺族)、刀桂庭(布朗族)、黄三老二(瑶族)。
会议决定取消对少数民族歧视和侮辱性的称谓,决定自治区驻地为车里县城,并宣布于1月23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自治区辖区范围包括:车里、佛海、南峤、镇越四个整县,原宁江县的安康区、勐往区,原六顺县的景讷区,原思茅县的象明区、普文区,原江城县的整董乡。自治区下设秘书室、民政科、财政科、文教科、卫生科、建设科、公安总局和人民法院等工作机构。
会议期间,先后收到了国家民委、西南民委、云南省政府、普洱地委等部门发来的贺电,会议向毛泽东主席和驻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发了致敬电。《云南日报》在头版发了消息和社论。
1月23日,自治区在车里县城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大会,宣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成立。参加大会的有来自12版纳的各族群众、驻军部队、自治区机关干部等1万余人。人民兴高采烈敲锣打鼓进入会场。
会上,召存信等自治区政府领导身着民族服装宣誓就职。省民委副主任王连芳在一旁作监誓人,代表省人民政府向他们颁发了任命书。会上,人们还按照傣族的风俗习惯,向当选的自治区政府领导人举行了隆重的“栓线”仪式,傣族佛爷为他们念了“祝福经”;向当选的政府委员举行了“滴水”仪式,并把过去只有宣慰官员才能骑的大象拉来让人们骑。
接着,举行了龙舟比赛,在澜沧江上龙舟穿梭,江边挤满了前来观看的山、坝区群众。人们载歌载舞,歌声、笑声、欢呼声响彻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