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县各级领导干部在“四群”教育中当好“四员”
作者:易门县 发布时间:2012-04-10 09:29:42 点击率:7
自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以来,易门县各级领导干部高度重视,注重在工作实践中当好“四员”,着力在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民意,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上下功夫,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一是开展下村走访慰问活动,当好“政策宣讲员”。县委政府把元旦、春节前慰问困难党员群众活动作为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一个有效载体,统一组织,县、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7个慰问组,分别由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等主要领导带队,对部分村(社区)、企业、困难党员、困难职工家庭、低保户等群体进行走访慰问。在县级领导的示范带动下,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积极深入挂钩联系点走访慰问了困难党员群众,并进住到所确定的民情联系户开展调研工作。在住村联户期间,各级领导干部注重把宣传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把关于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宣传到广大党员群众中去,进一步激发基层党员群众创先争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据统计,春节前夕,全县共对200名困难党员、188户优抚对象、820户低保五保户、116户重灾户、28名困难高龄老人、85名孤贫青少年、212名困难职工、146户贫困残疾户、203名下岗失业人员、54名离退休老干部等各种社会困难群体开展走访慰问,共发放慰问金58.5万元,宣传理论政策100余次,真正用实际行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人民群众的心中。
二是开展住村联户调研活动,当好“调查研究员”。紧紧围绕县委当前中心工作和重点难点工作,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分别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活动,通过采取走村入户、座谈讨论、听汇报、问情况、实地查看等多种方式,对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人才工作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新农村建设等课题进行调研,全面掌握当前全县干部、人才、党员队伍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深入开展调研,做到“一有底四清楚”(基本现状心中有底,发展思路清楚、发展目标清楚、发展措施清楚、热点难点问题清楚)。目前,全县共有1000余名领导干部深入开展住村联户工作,开展调研960余次。
三是开展与群众交心谈心活动,当好“民情参议员”。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各联系点进村入户,发放民情联系卡,做好民情登记工作,写好民情日记,面对面直接听取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全县工作的新期待和新要求,征求他们对党和政府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为全县的发展献言献策。各级领导干部通过走访慰问活动,与乡镇党政干部、农村困难党员群众代表、农村致富能手代表等各个层面人员进行交心谈话,在沟通交流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忧所虑,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真心实意解决他们的合理诉求。,目前,全县已制作发放民情联系卡20000张。通过深入群众交心谈心,既能够掌握和了解干部情况和基层情况,有针对性地为结对联系农户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又有助于拉近与基层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之间的距离,消除群众对领导干部的误解。
四是开展访民情解民忧活动,当好“民情服务员”。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开展交心谈心的基础上,针对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和交心谈心征集到的工作意见、建议,全县广大干部立足于基层,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围绕访民情、抓落实、办实事、强组织、谋发展、促和谐六项任务,结合“一联三帮”党建工作机制,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带着政策、带着任务,认真做好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制定帮扶工作计划,深入分析结对帮扶的工作措施,指导结对联系农户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加快发展的措施,切实将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联系的乡(镇)、村(社区)和农户,积极主动地帮助联系对象协调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认真排查不稳定因素,及时化解不稳定隐患,帮助解决发展中的具体问题,真正把党和政府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2011年,县级领导干部与联系户群众结成170个对子,帮助群众办好事、实事12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