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县实施分类管理激发党员创先争优热情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6-07 14:30:11 点击率:128
易门县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积极推行无职党员、流动党员、困难党员、在职党员分类管理制度,进一步增强党员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激发党员队伍的整体活力,促进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创先争优当先锋。
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有责任”。通过深入村组农户召开群众会议广泛征求群众对无职党员发挥作用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无职党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能力素质以及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设立学用科技、产业致富、扶贫帮困、计划生育、治安调解、村务监督、政策宣传、民情信息、文明新风等岗位,引导无职党员认岗履职。同时,由无职党员根据自身条件和特长自愿选择岗位,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热情,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创先争优活动中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截至目前,全县8000多名无职党员都有了发挥作用的平台,基本上实现了“个个有担子、人人有责任”。
流动党员建言献策“有作为”。灵活运用“打一个电话、发一张宣传单、邮寄一份学习资料、征求一条意见建议、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五个一”工作方式,帮助流动党员及时了解创先争优活动的进展情况,引导他们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参与创先争优活动。同时,充分利用流动党员活动范围广、信息灵的优势,定期在流动党员中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鼓励流动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为家乡经济建设积极作为、建言献策。活动开展以来,流动党员对新农村建设、新产业发展、村民民主管理等方面提出各类意见建议40余条。
困难党员结对帮扶“有信心”。以开展支部联建、争创党员示范户、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为载体,采取“一帮一”或“多帮一”等形式深入开展帮扶活动,让机关党员干部和农村党员、先富起来的农村党员和困难党员结成帮扶对子,从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激发困难党员重树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带动困难党员、群众共同致富。目前,全县共结成帮扶对子3640多对,带动群众致富5300多户。同时,结合本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利用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实用技术人才培训班等科教阵地,加大实用技能培训力度,帮助他们寻找致富门路和经济发展路子。
在职党员评星定级“有动力”。制定下发了《易门县关于开展授旗评星活动的实施办法》,明确了机关、学校、文化、卫生、体育、“两新”组织党员的星级评定考核标准,实行每月一讲评、每季一点评、年终一考评,实现评星活动全覆盖。建立“星级党员”档案,对“星级党员”实行动态管理,评定结果与党员个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绩效工资等挂钩,作为上级表彰优秀共产党员的重要依据,切实激发党员干部想干事、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工作动力。(矣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