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特色求实效 创先争优当先锋——绿汁镇党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纪实
作者:绿汁镇党委 发布时间:2011-09-28 10:13:23 点击率:89
绿汁镇位于易门县西南部,地处绿汁江流域核心区域,是沿江流域两(州)市、四县、九乡镇、161个村(组)的重要人流、物流集散地和交通枢纽。辖8个行政村19413人。镇党委设下8个农村党总支、79个农村党支部、8个机关直属党支部,有党员713名。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绿汁镇党委结合各个时期的工作中心,认真提炼争创主题,精心设计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随着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推进,干部群众思想观念新了、科技意识强了、奉献精神足了,“创先进、争优秀”成为了全镇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自觉行动。
突出特点主题“新”。镇党委立足自身优势,围绕“农增效、重生态、强矿业、兴集镇、塑文化、促旅游”的发展思路,提炼出了“开展创先争优、推动科学发展、打造滇铜古镇”的争创主题,紧密结合各时期工作重心,以服务群众为根本,不断调整争创主题,明确争创方向,推动争创活动长足发展。在遭遇百年大旱之际,提出“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争做抗旱救灾先锋”的争创主题,在旱情缓解进入烤烟收购阶段后,及时将争创主题调整为“在‘保总量,保质量,保烟农增收,保稳定’中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各村党总支和镇直属支部也根据实际情况明确了活动主题。坚持把活动载体与科学发展、与党建工作、与保持党员先进性相结合,实际了“一抓二强三促进”(抓基层、打基础;强责任、建保障,强堡垒、带队伍;调结构、促增收,抓稳定、促发展,保民生、促和谐)的活动载体,为创先争优丰实躯干。在公开承诺中区别“用户”,按照党组织和党员的职能和特点,坚持“一句承诺、一件实事”的原则,进行分类承诺,杜绝“劣质”、“漂浮”的虚假承诺。如:镇党委做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秉公办事,不以权谋私,不徇私情,不弄虚作假、谎报成绩,做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承诺;绿汁村党总支承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完成2465亩冬春早蔬菜种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马干田上、马干田下、芭蕉箐、岂富郎箐、大箐五项人饮工程”的承诺。
争创先进措施实。镇党委突出工作重点,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有力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一是建机制,重考核。将创先争优活动与基层党建、产业发展、行政效能、经济发展等挂钩,纳入年度考核,制订出台了《绿汁镇督查督办工作暂行办法》、《绿汁镇村干部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及《党政班子成员联系离职村干部制度》等一批高效简便的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搭平台,提素质。积极整合资源,强化帮扶指导,着力破解农村党员“致富难、增收难”的问题,引导农村党员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在邀请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为农村党员讲授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农业技术的基础上,组织农村党员深入到田间地头与“致富能手”进行手把手的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是强党建,促发展。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活动,不断深化“团结、务实、廉洁、高效、和谐‘五型’”机关党组织创建活动。在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推荐非公企业优秀员工入党、推荐优秀党员进入管理层,选派优秀机关党员干部到非公企业担任党建指导员”为主要内容的“两推一选”活动,推进非公党建工作规范提高。四是创特色,培亮点。深入开展“三培育”活动,抓实创先争优。“三培育”即:培育亮点单位,就是按照分层抓、分类抓的方法,通过强化领导、倾斜资金、重点培育等措施,选出最具特色、成效明显的部分基层党组织作为亮点进行培育,更好地挖掘和培育典型单位,全力打造镇级党建精品示范工程和亮点单位;培育亮点人物,就是要求各村党总支深入发掘,重点培育至少1名优秀党务工作者、2名优秀共产党员典型,在全镇确立一批奋发向上的党员典型群体,通过及时宣传和推广典型带动发展;培育亮点工作,就是积极主动收集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典型事件,深入挖掘,着力培养辐射面广、影响较大、效果较好的党建工作,使其具有推广价值、有社会影响、有绿汁特色。五是抓评比,重实效。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制定出台《中共绿汁镇委员会关于开展“五好”党总支(支部)和“五带头”党员评比验收的实施方案》,广泛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户、党员承诺、设岗定责和党员志愿者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的先锋模范作用。今年底,力争使达到“五好”党组织标准的在80%以上,达到“五带头”党员标准的在70%以上,争取明年全部达到“五好、五带头”标准,镇党委还将根据群众测评结果,评选表彰奖励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组织”。
服务发展成效显。一是打造滇铜古镇。抓住开发旅游文化品牌的机遇,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开发旅游资源,推进集镇与农村协调发展,努力打造“滇铜古镇”的区位品牌,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破解资源枯竭型城镇发展面临的难题,力求形成新的主导产业和经济支柱,努力推进城镇转型。二是夯实发展基础。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向省、市、县争取项目,加大投入,切实为民办好事实事。紧抓被列入22个市级重点建设镇的机遇,以整村扶贫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等方式,实施村组环境整治工程,着力改善农村饮水、住房、道路、村容村貌和通信、电力、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实施了木厂村水箐、小菜园易地搬迁工程,彻底解决了48户166人的“头顶大患”,完成了岔河至者拉、炉房至腊品、腊品至老会丫口农村公路建设;完成了绿汁、竹子两个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并通过验收。三是抓实特色产业。强化烤烟支柱产业地位,积极探索二、三产业发展的空间,在蔬菜、水稻种植区逐步推进“蔬菜—畜禽—沼气—水稻—鱼”综合养殖循环经济,在山区逐步推行林下畜禽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充分挖掘林果产业潜力,以专业合作、拓展冷藏和深加工等环节为切入点,做优做强河谷早春蔬菜特色产业,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建设蔬菜采摘观光旅游,打造绿汁江流域百里“蔬菜长廊”,不断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四是强化为民服务。依托“平安镇”建设,完善综治维稳信访中心建设,健全综治维稳信访工作机制,开展好各类民间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及群众信访工作。上半年各类民事纠纷调处率和成功率均达100%。建成绿汁镇为民服务中心,实现集体办公,一条龙服务,今年以来,受理各类事项265件,办结265件,办结率达100%。在村级建立为民服务代办点,实现了“零距离”服务。以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为契机,积极探索完善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新途径,在全镇8个村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进村级事务决策的民主化建设,保证了村民的知情权、监督权、评判权。全面完成8个标准化村卫生所改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