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镇罗所村“四个5000”争创目标有支撑
作者:易门县创先办 发布时间:2011-11-24 08:50:09 点击率:60
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龙泉镇罗所村党总支村结合实际,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特色优势,将特色优势发展成为产业优势,将产业优势升华到经济发展优势,提出了“四个5000”的争创目标,即:蔬菜产业收入户均5000元,养殖业收入户均5000元,林果产业收入户均5000元,烤烟支柱产业收入户均5000元。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党员致富带富能力等有效措施,进一步打牢了“产业富民”基础。
一、大力发展蔬菜产业。蔬菜种植一直是罗所村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占全村经济收入的45%。为此,村党总支确定了大力推广良种化、品种种植规模化的蔬菜发展思路,树立大规模、大市场的意识,着力提高蔬菜种植产生的效益在农民增收中的比重。一是进行农田整治,改变以往农田不规则、不平整的情况,使之便于搭建大棚,方便灌溉。二是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修建用于灌溉的小型水利工程,保证农田的灌溉用水。三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大力推广科学种植方法,大力推广良种化,提高蔬菜品质及产量。四是以蔬菜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品种种植形成规模化,打破品种多而杂、档次低的生产格局的,以种植大棚反季节蔬菜为主,注重发展“两茄、两瓜”特色蔬菜。五是由蔬菜专业合作社根据市场情况确定蔬菜种植的品种、数量,并进行整体规划,避免因种植品种过于集中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最大限度增加农民收入,力争蔬菜种植总面积达到800亩,蔬菜总产量15万公斤、产值300万元,实现蔬菜种植收入户均5000元。
二、稳步推进养殖业。以养殖小区、专业村、规模养殖户为切入点,抓好养殖小区建设,推进畜牧产业化发展,确保畜牧业增产增收。在罗所村养殖业集中的林士桥自然村和罗所自然村大力发展母猪、肉鸡、蛋鸡养殖,辅以其他禽类、生猪及大牲畜养殖,辐射带动小户发展。目前,全村共有规模型母猪养殖户8户,规模型养鸡户7户。一是集中肉鸡分散养殖大户,建设禽养殖小区,集中管理,科学养殖,提高产量及质量。二是依托龙头企业,同正大集团合作,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有效提高群众的养殖水平。三是每个自然村配备一名兽医,指导养殖户进行畜禽防治,大力推广母猪保险的购买,最大限度的减低村民的养殖风险。四是充分利用林下资源饲养土杂鸡,并结合村民家庭实际情况辅以其他禽类、大牲畜养殖,力争畜牧业总产值达740万元,实现养殖业户均纯收入5000元。
三、优化培育林果产业。林果产业主要以银河片区的桃子及退耕还林后罗所、林士桥种植的早板栗为主。大力推行“一优二改”生产模式。优化品种:积极推广优良品种,栽种品种适应性强,丰产性好,适合当地气候特征栽种的果树,发展特色化林果业。改变布局:充分利用土地和自然资源,对原有的旧果林重新进行布局,提高果林亩产量。改变方式:结合林改政策,通过转让、拍卖、均山到户等方式,基本实现每户都有一片林地,发挥资源优势,合理开发野生菌,改变村民单一经济来源的情况。同时与购买商紧密联系,保证产品销售渠道的畅通,力争种植面积达2500亩,林果业收入达382万元,实现户纯收入5000元。
四是巩固提升烤烟支柱产业。村党总支高度重视,把抓好烤烟生产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进一步巩固烤烟支柱产业。一是采取村组联动,抓实连片种植,做到目标任务分解到组、责任到户。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宣传烤烟生产形势和政策,通过召开群众会议、出宣传栏、贴宣传标语等形式宣传,扩大群众的知晓率,提高烟农种烟积极性。三是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在科学施肥、封顶打杈、防涝抗旱、病虫害防治、科学烘烤等方面下功夫,切实增加农民烤烟收入。今年,罗所村已经超额完成镇下达指令性指标7.9万公斤的烤烟生产任务,进一步奠定了“四个5000”的增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