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县造纸厂党支部“三注重”措施助推企业科学发展
作者:易门县创先办 发布时间:2011-12-26 09:56:28 点击率:67
易门造纸厂原属二轻系统城镇集体企业,2000年改制为民营企业。党支部成立于2006年6月,现有党员8名。在党支部的带领下,造纸厂广大企业员工认真践行科学发展理念,着力解决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市场竞争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以创先争优为抓手,注重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管理革新,积极推动企业在保增长中加快转型升级、在转型升级中确保增长,实现党组织建设和企业发展互促双赢。
一、注重培养,队伍素质好起来。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人才培养。在造纸厂,党支部是一个支点,党建工作是一条杠杆,它撬动的是人才的向心力和资源的凝聚力。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党支部在抓好生产经营的同时,始终坚持把培养人才作为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任务来抓,把党员和员工的学习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先后投资5万元修建了党员活动室,使党员真正有了自己的学习、活动场所。在企业内开展了以“把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车间主任;争当学习表率、争当技能标兵、争当安全模范”为主要内容的“两培三争当”主题实践活动,把4名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2名优秀党员培养成车间主任。通过选派21名党员和技术骨干到省内外学习、培训、考察及成立学习俱乐部、举办技能比武等方式,切实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推行企业党支部班子成员和企业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兼职”的做法,党支部8名党员中有3名是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实行党员列席厂领导班子会,让党员主动和企业决策层、管理层交换工作意见,协调企业和员工合作关系。
二、注重技改,企业发展强起来。只有发展,才是出路。造纸厂是以纸箱生产为主的包装企业,2004年以前,造纸厂的产品主要供应易门的3家老牌陶瓷企业,随着易门县陶瓷特色工业园区的不断发展,现有的设备和产量已远远满足不了包装市场的需求,为赢得市场,保证产品质量、保证供货时间、兑现服务承诺,党支部和领导班子共同商议,决定对造纸厂进行技术改造,在更新60万元设备、投资150余万元资金技改造纸车间的基础上,2008年又投资820万元技改扩建纸箱自动生产线两项重大技术改造,使产量实现了翻番,达到了年造纸3000吨、纸箱2000万只,满足了客户需求。同时,生产质量和产品品种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获得客商的一致赞誉,污染排放问题也得到进一步解决。在占领县内市场后,拓展县外市场和向外发展成为造纸厂又一发展思路,多方考察后,先后投入450万元与临沧云县民族福利造纸厂合资经营,并把市场从供应易门陶瓷生产企业转向云南广阔的水果市场,成功开拓了蒙自石榴箱、景洪香蕉箱等市场,不断扩大了业务范围和产品市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不断得到增强。经过多年的努力拼搏,造纸厂已发展成为拥有资产1800万元,年产值1800万元,员工101人的包装企业。
三、注重管理,企业形象树起来。管理出效益,管理树形象。造纸厂作为一个民营企业,结合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从内部机制、活动载体、保障权益方面加强管理,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树立了企业的良好形象。一是建立机制“管”。根据党员员工的建议,率先在纸箱、造纸两个车间对员工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推行了党员岗位激励考核机制、员工绩效考核机制,以制度管人,促进企业发展,改变了过去做好做坏一个样、做与不做一个样的被动局面,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意识,形成了齐心协力抓生产的良好局面。二是创新载体“管”。党支部始终坚持把党员发挥作用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以“掌握一门过硬技术、提出一条合理建议、帮助一名困难员工、培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做好一件有影响力的实事、争当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六个一’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党员身边无事故、无次品”、“党员责任区”等主题实践活动,党员员工在技术攻关、安全生产、节能减排方面争当优秀、发挥作用,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三是保障权益“管”。党支部始终把服务企业员工、保障员工权益、关爱员工生活、推动企业和谐发展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员工购买五大保险,根据企业发展适时调整工资,保证员工工资按月足额发放。实施大病困难员工帮扶救助机制,招收困难员工子女进厂就业。每年春节、中秋节、“七·一”等重大节日组织召开各种不同类型的员工座谈会,建立慰问住院员工、配送员工生日蛋糕等关爱机制。积极向贫困学生、地震灾区、本地旱灾捐款14次,捐款达5万多元,回报社会,树立了企业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