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县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效果好
作者:易门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1-11-10 17:33:12 点击率:68
易门县以基层党组织为阵地,以党员服务中心为依托,创新“三式”教育管理模式,强化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努力实现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
一是创新“互动式”管理,构建流动党员教育服务管理工作平台。实行流动党员“双向联系”和 “双向管理”的“互动式”管理模式,要求流动党员定期向党组织汇报自己外出后的工作、生活等情况;党组织利用节假日和流动党员返乡向流动党员传达党内重要政策、家乡重大决策和事件等情况,并引导流动党员积极参加党内活动和家乡建设。各党组织对外出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建档造册,详细记载流动党员的工作、生活、联系方式等具体内容;积极联系流入地党组织,抓好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参加组织活动等,使流动党员的管理由“两不管、两头松”变为“两地管、双落实”。
二是创新“三定式”管理,规范流动党员教育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实行“定人联系、定期交流、定时考核”的“三定式”管理模式。流动党员所在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委员或党员与外出流动党员进行“一对一”联系,督促其办理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或开具《党员证明信》,接受外出所在地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便于党组织与流动党员之间相互联系;以季度为单位,流动党员所在党支部每季度联系、沟通,听取他们的思想、工作汇报,及时掌握流动党员的思想动态、外出地点、工作学习状况、存在困难等情况,使所有的流动党员都得到了有效的跟踪寻访;每年党员民主评议时,组织流动党员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对其遵纪守法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行评议,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管理。
三是创新“载体式”管理,丰富流动党员教育服务管理工作内容。在流动党员中开展“比学习、比工作、比贡献”、 “我为家乡发展做贡献”、“返乡创业”等主题活动,要求每位外出党员带头回乡发家致富,带头完成税收任务,带头支持家乡各种建设,每位流动党员为家乡提供一条致富信息,在务工人员中培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帮助一人以上外出就业,为所在村组或贫困户做一件好事,让流动党员为家乡发展做贡献,为促进当地繁荣当先锋。我县流动党员沈加寺一直在外经商,从家乡带领大量的农民工外出务工,2010年,他参加竞选村干部被选举为村党总支书记,并在家乡种植八角、泡核桃、养殖黑山羊带头致富,利用多年在外地学习到的先进经验带领群众致富,个人主动投入2万元资金支持家乡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