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固堡垒 富民强村促和谐——易门县绿汁村党总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纪实
作者:易门县创先办 发布时间:2011-12-08 14:59:09 点击率:76
绿汁村位于易门县西南,距县城47公里。全村辖15个村民小组,43个自然村,774户2927人。党总支下设15个党支部,有党员135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绿汁村党总支围绕“党组织争先进,党员干部作表率,人民群众得实惠”目标,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挥集镇村优势、争当打造滇铜古镇先锋”为主题积极创先争优,极大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
——强化管理措施,在队伍建设上创先争优。一是加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管理工作。加强对党员的分层量化管理,推行《党员成长档案》,开展党员设岗定职、公开承诺、评星挂牌、民主评议、评先表彰等活动为抓手,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综合素质。二是制定完善工作制度。重点落实党总支工作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支委联系工作制度、村组干部工作职责、村组干部考评方案、党员首议制度、村委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制度,以制度管人,按章办事,凝聚人心,形成工作合力。三是认真抓好党员发展工作。将党员队伍发展与增收致富紧密结合,做好致富能手和科技带头人的挖掘跟进工作,把好培养考察关、推荐选拔关、组织谈话关、转正关,推进发展党员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四是树典型立标杆。以大绿汁二组党支部、湾子组党支部、芭焦箐组党支部为示范点,培树6名优秀党员,落实44户党员科技示范户,培养36户年收入2万元以上的党员致富能手,采取重点抓、全力树措施抓典型,达到示范带动、典型引路、共同发展的目标。五是加强廉政建设。着力抓好“风清气正促和谐”试点村建设工作,使党员干部遵纪守法,廉洁执政,转变作风,服务群众,致力营造良好的党纪村风。
——打造特色产业,在增收致富上创先争优。一是打造绿汁特色无公害蔬菜品牌。充分利用滇中低热河谷气候优势,全力加强冬春早蔬菜的种植培育,形成了以青笋瓜、甜脆包谷、蕃茄、茄子、山地青豌豆为主的特色产业,产品远销上海、广东、福建等地。二是充分发挥合作社组织和龙头企业优势,进一步挖掘产业潜力。成立烤烟、蔬菜二个专业合作社和二个蔬菜协会,引进和培植蔬菜规模营销户12个,合作龙头企业一个,逐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绿汁村产业快速发展。三是发挥集镇村优势,大力发展个私劳务经济。通过服务、培植,发展个体工商户86户、私营企业5户,从业人数106人,涉及工业、餐饮业、服务业、加工业、贩运业,实现营业深入1000万元以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60余人,实现收入350万元以上。其中党员户42户,占党员数的31%。
——夯实基础设施,在持续发展上创先争优。一是全民参与,用好已建工程。坚持“管好用好已建工程,使之发挥效益,不等不靠,发动村民投工投劳,力所能及做好基础性工作”的思想理念,强化基础设施管护工作。今年共投工1250人次修复沟渠12条11公里、公路5条8.6公里;村民集资9800元、完善人饮工程1件。二是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共430余万元完成了绿汁片区的1620亩的农业基本农田开发整治、5个村民小组的人饮工程、卧式烤房群建造及绿汁村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等六项工程,有力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加强文明建设,在构建和谐上创先争优。一是抓文明创建工作。党总支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文明公约》、《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标准》等多项规章制度,通过自评、互评、组织评定等方式,激发广大村民人人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热情,全村774户有762户参加了十星级文明户的评选活动,参评率达98%。二是抓村民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组织开展“致富赶超”、“巾帼建功”、“文艺演出”等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提高文明素质。三是抓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规范民主议事程序,加大民主议事力度,公布阳光事务,充分体现村民的参与权、表决权、知情权。四是抓“平安村”建设。以创建“平安村委会”活动为载体,制定和完善9项维稳工作制度、9项工作方案和计划、5项工作处置预案、完善12项工作台账,扎实做好社会稳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