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县“双百双千”创建找准“三个点”提升服务群众水平
作者:巧家县委组织部 陈升华 发布时间:2012-08-03 17:13:13 点击率:8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巧家县以“双百双千”创建活动为契机,围绕“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巧家、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党建”的目标,在创建工作中找准“三个点”,不断完善为民服务平台,提升服务群众水平。
创建工作找“重点”。 各党建示范点从实际出发,找准基层党建工作着力点,突出创建重心。加大检查考核力度,有重点、分批次地认真做好拟创建“双百”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的考核验收和命名挂牌工作。以金沙江沿线、牛澜江沿线、昭巧路沿线及环药山保护区经济带重点进行选点,扎实抓好6个昭通市拟创建城区“双百双千”基层党建示范点和105个县级党建示范点的建设,对示范单位挂牌实行动态管理,对达不到创建目标要求的创建单位,取消示范单位挂牌资格。制定结对帮带成果考核评价办法,深化结对帮带工作成效,对结对帮带情况进行不定期督查,认真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对成效明显,有较强操作性、示范性和典型性的经验和做法在全区范围内交流推广。形成以点带面、成片联动、整体推进的创先争优格局。目前,全县12个市直单位党组织86个县级单位党组织及16个乡直机关党支部与105个行政村基层党组织建立绑带互动对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跨越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工作开展有“特点”。注重探索创新,着力打造特色亮点,全面开展“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主题活动,通过改变工作方法,创新载体,亮出特色,优化工作举措,最终达到互融互促、和谐发展的目的。白鹤滩镇黎明村以创建工作为着力点,在实践中,整合“一事一议”、村容村貌整治等项目,着力为民办好事、实事,帮助村民“三清五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灶、改厕、改厩、改路)。在创建期间,村党总支部组织党员群众硬化环形路7235米,户间道21000米,新、改建房屋1300间,19.5万平方米,硬化院坝1O.4万平方米,实现了“走硬化路、喝干净水、用节能灶、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的目标;县农业局以“党旗飘飘、党徽闪耀”为主题,积极开展了“城乡党组织结对帮扶心连心活动”,组织党员深入扶贫挂钩村大岩洞为民办实事,实施地膜洋芋1000亩、牧草新植、补植补造及追肥4440亩,开展养殖培训100余户,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户131件次,组织协调农业生产资金85.68万元,受益群众达2936人;金塘乡党委以实施“211”工程(在全乡创建2个“五个好”先进党总支、10个“五个好”先进党支部、100个“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为载体,争创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乡,以科普夜校农技培训为依托,积极探索建立“远程教育+协会+示范户+基地”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传统番茄基地向特色葡萄种植产业基地转变,促进农民年均增收10万余元。
服务群众找准“切入点”。以服务群众为着眼点,各党建示范点通过创新服务载体,优化服务方式,搭建为民服务平台。在16个乡镇179个行政村及4个社区投入160多万元,综合配套设立了远教站点、农家文化书屋、便民服务店、文体娱乐室、村级医疗卫生室等便民、利民服务网点,及时为村民办理有关事项,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各党建示范点以带领群众致富、促进群众增收、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帮助结对帮带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找准强村富民的发展新路子,积极引导群众搞好发展。2012年,全县农科专家、技术人员和种养殖致富带头人等党员干部先后深入基层240余次,召开现场会、春耕技术培训会16场(次),培训农户4800余人次;积极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制和党员志愿服务者等活动,帮助孤寡老人和农村留守儿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38个,为他们送去衣服、棉被等慰问品564件;组织党员干部与结对帮带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困难群众、老党员、困难学生等对象结成帮扶对子,结合访“百村”、走“百组”、进“百户”的“三百”走访活动,采取定期走访、项目扶持、节日慰问、资助学业等形式,每年有针对性地解决几件农村上学难、就医难、行路难、维权难等突出问题。目前,全县9000余名党员干部进村入户走访群众20000余次,与12600万户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撰写调研报告205个,落实项目161个,帮扶资金34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