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新农合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
作者:龙志臣 蒋洪福 发布时间:2012-06-21 11:01:23 点击率:7
巧家县在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活动中,按照“干部受教育、作风大改进、发展上台阶、群众得实惠、社会更和谐”的目标要求,始终坚持“立场上为民、决策上利民、服务上便民、政策上惠民、作风上亲民”的原则,切实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切实为民办事解难事,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
牢记工作宗旨,立场上为民
巧家县要求党员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切实解决好新农合工作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等思想认识问题,自觉摆正与群众的位置,端正对群众的态度。一方面引导农民积极主动参合参与到新农合工作中来,正确处理群众自愿参合与完成参合任务的关系,2012年,全县参合率达到96.39%,连续三年稳定在95%以上;其次在全市率先实行“管办分离”的基础上,组建了由2至3名农民代表参加的新农合监督委员会,对自己的参合资金运作享有管理权和监督权,让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农民群众进入全县新农合决策与监管的最高机构,发挥了社会监督的作用;三是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与贵问题这一主旨,坚持正确的立场,妥善处理农民、政府、医疗机构的“三方博弈”,新农合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始终代表群众利益,决策上利民
组织工作组经常性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各种诉求,及时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措施。在全省率先吸收省外定点医疗机构,有效解决了大寨、茂租、东坪、红山等4个乡镇沿江1万余人看病就医困难的问题。与昭通奉爱精神病院积极协调联系,采取由新农合打包定额付费的方式解决精神病人治疗问题,现已治愈出院51人。将住院分娩时新生儿疾病治疗费用,纳入其母亲按住院业务纳入新农合减免。出台了大病统筹方案,为新农合减免后自付费用年度累计仍超过1万元的参合群众,超过部分新农合再按50%补偿;实施县级医院门诊基本辅助检查与中医药门诊治疗费用减免相结合,统筹解决了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参合农民就诊问题;推行特殊慢性病门诊减免、患者输血治疗费用补偿、白内障手术定额补偿、重大疾病救助治疗等举措,看病难与贵问题进一步化解,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认可。
编织为民服务网络,服务上便民
始终坚持以“参合群众满意”作为中心目标,端正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严格定点医疗机构准入,核准全县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234个,基本实现“村有卫生室、乡有卫生院、县有大网络、市有重点定点、省有即时即报”的目标,群众就医更加便捷。为方便外出务工人员缴费参合,推行滚动式筹资与增设临时筹资窗口并重,破解了外出务工人员为筹资事宜往返奔波的难题。推行患者随访制度,了解参合群众对医疗机构的满意度,医疗机构在为民服务中医疗水平得到质和量的提升;实行新农合首问责任制,为参合群众实行一次性告知并一站式代办,新农合窗口效率显著提高;全面开展即时结报,简化办事程序,实现了8个省级医疗机构出院结算补偿,大大方便了患者就医;县外就医回户籍地报销费用实行限时办结制,要求工作人员20日内将资金回补到群众手中。红山乡患直肠癌的孙德堂长期在县外治疗,累累债务影响着后续治疗,县合管办特事特办,不到5小时便办理完毕,受到各级媒体的赞扬和报道。
以民为本,政策上惠民
始终把惠及于民作为工作的落脚点,适时调整实施方案,村级、乡级门诊报销比例分别从2006年的40%、30%提高到55%、50%,乡、县、市、省级报销比例分别从2006年的60%、50%、30%、30%提高到85%、75%、60%、55%,住院年度报销最高封顶线从2006年的0.5万元/人提高到10万元/人,门诊减免封顶线从试点之初的每人每年100元提高至300元;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等重大疾病实行定额救助治疗,新农合减免70%。2012年1至4月,全县新农合受益人次达45.48万人次,减免补偿达3346.74万元,同比增加29.11%;人均受益66.05元,补偿比达60.04%,新农合基本实现广覆盖、大受益。
竭力为民解难,作风上亲民
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加强群众利益教育,常怀为民解忧、为民办事之心。将因病致贫的农户列为“四群”教育联系对象,联系群众35户,建立民情台账35套。积极开展“三深入、四联户”活动,党员干部纷纷走进挂钩村和移民包保小组,走访群众75户,共记录工作笔记550篇,撰写民情日记150篇,累计发放《民情联系卡》366张,结对帮扶困难群众18户,办好事实事18件,解决困难问题5个,受益群众250人。面对三年连旱的灾情,以“干群手拉手抗旱先锋”活动为抓手,共组织工作组6次35人深入挂钩村开帮助受灾群众度过难关,实现了“抗旱保民生促春耕”工作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紧跟全县移民工作大局,多次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包保小组与移民谈心、交流,包保移民户37户,化解矛盾隐患2个,确保了移民区秩序井然;围绕本职工作,开展了“新农合“大走访”,了解新农合在基层一线的运行情况,2012年共组织工作组8次深入医疗机构和村、组和农户调研,调研天数达45天,涉及37个村民小组,开展新农合政策宣传84场次,调查问卷参合群众400人次,发放《新农合政策指南》8万余份,收到不同意见建议15条,为新农合各项决策提供了基础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