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县四举措扎实推进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作者:巧家县委“四群”办 李可文 发布时间:2012-06-01 17:29:56 点击率:11
近年来,巧家县紧紧围绕提素质、强管理、抓带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强化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效果明显。
抓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党员素质。充分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远程教育站点、产业示范基地等载体开展教育培训,通过邀请专家巡回授课、组织涉农部门技术人员下乡讲课、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对党员进行教育培训,主要围绕提高党员主体意识和政策理论水平,着力强化对党员进行科学发展观、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政治理论教育;围绕烤烟、干果、反季节蔬菜、蚕桑、畜牧业、劳务等优势产业,加强实用技能培训。培训制度的建立和形式多样的学习,促使该县农村党员素质进一步提升。近年来,该县通过搭建“送教下乡”培训平台,整合再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培训、新型农民培训等项目资源,组织党校教师及农业、畜牧、蚕桑等专业技术人员组织教学组,分片区了深入16个乡镇培训乡村党员干部群众16000余人次。
重队伍建设管理,促进农村党员作用发挥。一是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坚持数量质量并重的原则,放宽视野,注重从大学生村官、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致富能手、村组干部及外出务工经商优秀分子中发现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使更多有文化、会致富、思想政治素质好的的经济能人加入到党组织中来。二是认真落实好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内民主评议制度和群众对党员的评议制度。三是健全完善了县、乡、村三级流动党员管理台账和信息库,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不断强化对党员队伍的管理,积极促进党员作用发挥。
建长效机制,加强对农村党员监督管理。一是建立党员行为公示制度。建立党员行为定期公示制度,加强群众监督,进一步规范党员的行为。公示内容主要包括党员党费缴纳、参加组织生活、办好事办实事、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情况。二是建立后进党员警示制度。对在民主评议中普遍反映不好的党员和一些日常表现较为后进的党员要进行警示,基层党支部为其指出问题,提出批评,限期整改,促使党员实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有效转化。三是建立谈话、诫勉制度。对在群众中形象较差的以及经党组织警示后依然我行我素的党员干部,在调查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党组织要对这些“不作为党员”实行告诫制度,进行谈话、诫勉,并确定专人结对帮助教育转化。
强示范点建设,突出农村党建示范带动作用。坚持“先走一步,积累经验、指导面上”的原则,结合“双百双千”活动的开展,重点培育一批党员示范区和党员示范户,充分发挥创业成功党员典型的示范引领和帮扶推动作用,使群众干有示范,学有榜样,形成“比、学、赶、超、帮”的良好氛围,有效推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近年来,全县围绕2个党建示范带建设,着力打造了87个党建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