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县创新载体助推“四群”教育出实效
作者:巧家县委“四群”办 胡志华 李可文 发布时间:2012-04-23 18:01:55 点击率:8
在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制度活动中,巧家县坚持不断创新和丰富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增强群众观点意识,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断增进干群感情,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本领,创新载体以“四包三百两本一报告”、“五有五必”、 “五个一”和“六访六问”等方式扎实推进 “四群”教育工作,广大干部积极践行基层之路,锤炼党性修养;投身解民忧之路,密切干群关系;开拓发展之路,促进群众增收。
开展“四包三百两本一报告”活动,做到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以“包帮助挂钩村制定发展规划,包指导挂钩村实施产业发展,包帮扶挂钩村实现脱贫致富,包落实挂钩村建立维稳机制;县级领导走访百村,县直部门、乡镇领导走进百组,干部职工进入百户;记好一本工作日记,写好一本民情日记;上交一个工作报告”为内容的“四包三百两本一报告”活动的开展,有效促进了该县作风转变,工作落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使机关作风得到转变,党员干部受到教育,农村基层得到发展,群众利益得到实惠。目前,县处级领导蹲点调研260余天,驻村160余次,走访村组300余个,县直部门领导干部走访调研600余次,乡镇领导干部走访调研1100余次,广大干部走访群众20000余户,记录工作日记4100余篇,记录民情日记3000余篇。
实行“五有五必”工作方法,及时帮助解决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做到 “有户必联”,各级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实现村(社区)居民全覆盖;二是做到“有情必知”,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三是做到“有困必帮”,带着感情、带着责任,真心为群众办事;四是做到“有问必解”,畅通渠道,沟通怨气,化解矛盾;五是做到“有求必应”,及时帮助解决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全县各级干部共计结对联系13650余户,收集意见建议1800余条,解决问题1141个,落实项目136个,资金1209万元。
建立“五个一”工作制度,突出提升村社区服务群众能力。为有效促进农村服务建设,强化干部服务农村的能力。该县结合农村工作实际,以抓好村(社区)班子建设,在村(社区)实行每日8小时工作制为基础,贯彻落实好“五个一”工作制度(即:有一块去向牌、有一项工作制度、有一块值班牌、有一本考勤登记册、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办法),不断提升服务农村社区群众的能力。全县183个村社区均积极实行“五个一”工作制度,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进行“六访六问”,不断加深和群众的血肉联系。一是访党员示范户,问基层组织建设见解;二是访老党员、老干部,问发展良策;三是访困难户,问困难和问题;四是访意见户和矛盾纠纷户,问产生怨气和矛盾纠纷的原因;五是访富裕户,问致富经验;六是访移民搬迁户,问移民工作满意度。通过“六访六问”进一步加深了干部群众的相互了解,强化了党群、干群关系,切实加深了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县干部共计访党员示范户30余户,访老党员、老干部190余名,访困难户260余户,访意见户和矛盾纠纷户70余户,访富裕户268户,访移民搬迁户6320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