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开展抗旱救灾工作的关键时期,与云南众多受灾地区一样,巧家县也面临着巨大的干旱,白鹤滩镇迤博村跃进1组的10余户50余名村民人畜饮水较困难,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该村2名新农村指导员了解灾情后,多次深入灾区带领群众寻找水源、查看开挖情况等,在镇领导的关心帮助下解决了部分抗旱物资,帮助群众积极开展抗旱自救,重点解决饮水困难等问题。

4月9日,在村党总支书记的带领下,2名指导员再次来到迤博村1组小窝坑水源点,查探村民开挖水源的情况,研究制定相关措施。在几位村民的指引下,指导员亲自深入溶洞内查看水源。该水源点位于小窝坑的一个溶洞内,溶洞共有200余米深,洞口较窄,洞内时宽时窄,窄的地方只能是瘦小的人才能通过,部分地段还有严重塌方的痕迹,经过1个多小时艰难前行才到达出水的地方,洞内环境比较卫生,且水质优良。存在的问题就是出水量不是太大,管网及水窖工程量大,溶洞内开发较困难等。村民们长年饮用着混浊的地窖水,今年由于旱情严重,连混浊的地窖水也干涸了,看到足可满足全组人畜饮水和部分生产的山泉水长年任意流淌,只能望水兴叹。
针对这些情况,2名指导员多次深入到农户家中座谈,查看几近干涸的水窖,帮助他们科学合理地进行蓄水池的选址规划,最大限度发挥蓄水池的功效等,还多次与镇、村领导干部汇报和研究对策,上山下山无数次,不断进入村组及溶洞内测量、预算架设管道、修建水窖的成本,召集群众共商对策、寻求相关部门支持等。经反复调研和商讨后,大家否定了村民继续开挖溶洞的计划,决定在溶洞内修建蓄水池,采用软管引出甘泉水,再通过管网输送到村民居住的地方,再以修建水窖的方式将泉水储存起来。村民对这一做法十分支持,并积极投工投劳和抗旱自救。

大旱是无情的,但像迤博村指导员这样,时刻牵挂着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站在群众的立场来思考问题,最大限度帮助群众争取利益,发动群众生产生活自救,帮助群众解决一桩桩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实事,以实际行动践行“四群”教育直接联系群众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在巧家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人民群众最真诚的笑容和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