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县“六个三”打造新型指导员队伍
作者:巧家县委新农队办 丁发寿 发布时间:2012-06-21 11:00:09 点击率:77
巧家县在认真总结前五年新农村工作队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按照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采取“六个三”措施打造新型指导员队伍,推动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迈向新台阶。
抓好“三落实”强化保障
一是落实工作机构。根据人员变动情况,严格按照省委“五个一”要求,及时调整充实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配强了办公室人员,同时,还要求乡镇党委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形成健全的组织领导和管理体系。二是落实工作经费。巧家财政十分紧张,为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正常有序开展,为县新农队办公室安排工作经费,保证了机构正常运转和工作队日常工作正常开展。三是落实议事日程。将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纳入县委工作议事日程,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领导小组每季度定期召开一次会议研究指导员工作。
履行“三职能”管理队伍
一是统筹职能。修改完善了《巧家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管理办法》、《巧家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管理工作考核细则》和指导员职责任务、派出单位职责、乡镇职责、指导员请销假制度、联系群众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廉洁自律制度、督查通报制度、考核和奖惩制度等,形成了“一本台帐档案,一份承诺书,三项考核,两个责任追究”的管理机制,使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二是督促职能。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下派后,县委新农队办就把督促检查作为确保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坚守岗位、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重要工作抓好抓实。到目前为止,已组织了20次督查,对指导员在岗和工作情况、乡镇党委日常管理情况、派出单位帮扶责任落实情况等进行全面了解,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确保指导员作用的发挥。三是考核职能。为激发指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发挥指导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县委新农队办把六项职责任务及阶段性工作细化,制成量化考核表下发到各乡镇,乡镇根据指导员每月完成任务情况对指导员进行月考核,根据阶段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半年考核,公正客观地反映指导员工作情况,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做实“三服务”搭建平台
一是指导服务。由于大多数指导员来自城市,长期在机关工作,对农村工作不熟悉,县委新农队办结合全县实际,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制定了《巧家县2012年度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各阶段重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解阶段性工作目标任务,指导指导员开展工作。为帮助指导员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指导员工作调处能力,实现指导员工作与农村工作联动,县新农队办建立了指导员工作难事、要事集中交办制度,有效促进指导员安心驻村、认真履职,切实为所驻村办实事、好事。二是协调服务。为让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安心驻村工作,县委要求派出单位一要关心派出指导员的生活。派出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每两月至少要到村看望指导员一次,了解指导员的工作生活情况,切实为他们解决生活上、工作中及家庭的实际困难。二要到指导员所驻村进行调研,了解该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帮助其理清发展思路,提出合理化建议,解决办公经费或协调资金项目等。三要做好福利保障工作。在指导员驻村期间,派出单位不得取消指导员原任职务,指导员的人事关系、工资、福利等一律保留在原单位,晋升级别、工资、职称等和单位其他职工同等对待。三是宣传服务。为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并做到典型事迹、先进经验能及时得到宣传和交流,县委新农队办与县委宣传部联发了《中共巧家县委新农村工作队工作宣传方案》,明确了宣传部、新农队办、广电局、各乡镇、派出单位及指导员的宣传职责,共同宣传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及经验,做到交流有平台、广播有声音、墙上有标语、宣传有材料。目前,县委新农队办已印发简报12期,报各类媒体并被刊登信息89篇(条)。
唱好“三部曲”培训指导员
“三部曲”即:一是县委新农队办在指导员下派之时邀请县委组织部、县委新农村办和司法、扶贫、农业、科技等部门领导及专家,对省县两级247名驻村指导员进行了系统培训;二是县委新农队办每次到各乡镇开展督查时,集中指导员主要对如何开展好驻村工作进行培训,并针对指导员提出的驻村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与指导员进行探讨解答,切实提高了指导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已开展巡回培训3次;三是各乡镇在每月召开工作例会时,根据各阶段的中心工作进行培训,让指导员熟悉政策,掌握业务,确保重点工作顺利开展。下派以来,各乡镇已开展各类培训127场次。力求让指导员达到“宣传政策时能说、拿起笔来能写、遇到难事能解”。
当好“三大员”助推基层组织建设年
一是当好基层组织的联络员,沟通联系党群干群感情。在工作队长的带领下,做好乡党委和各村党支部双向沟通工作,畅通信息交流渠道,及时传达上级重要决定和工作部署,汇报所在村党支部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和重大社情等;深入各村党支部,广泛了解党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征求对乡党委和各村党支部、党代表和党员的各方面意见建议,并及时反馈给党委和党支部,帮助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和具体责任人,起到联系党组织和群众的“纽带”作用。 二是当好经济发展的服务员,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得要求,各工作队及指导员要全面深入农村排查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等情况,切实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三是当好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员,强化基层组织建设。选派了184名新农村指导员兼任党建指导员。要求党建指导员紧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协助村党组织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执行好“五个一”工作制度,规范村级党组织管理工作,促进村级组织民主管理。
坚持“三结合” 提升履职能力
一是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为提高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指导员在走访基层和群众时要善于向基层学、向群众学、向实践学,从群众实践中总结经验。同时,把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长任命为乡镇党委副书记或副乡镇长,把指导员任命为村副支书或村主任助理,使指导员成为村“两委”的成员,任职后的指导员在分担责任的同时也得到了更多的锻炼,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二是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县委新农队办对涌现出的好人好事进行挖掘表扬并向各级媒体推介,鼓励争创一流的工作态度;对不按时驻村的指导员进行及时批评制止,杜绝产生不良影响;对群众意见较大的及时提醒,及时改良工作作风,提升群众满意度。同时,严格要求工作纪律,对新农村指导员实行“七不准”,并设立了专门的监督电话在县委新农队队和县纪委办公室,开展明察暗访、民主评议等措施,着力解决指导员作风不实、效率低下等问题。三是坚持围绕中心与服务基层相结合。各指导员驻村后,严格按照当地党委政府按排部署,积极参与中心工作,如积极参与抗旱工作、春耕生产等,较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