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县“3+3”工作法唱红指导员为民曲
作者:巧家县“四群”办 严光银 发布时间:2012-05-09 15:50:57 点击率:96
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县采取“3+3”工作法不断开创指导员驻村工作新局面,唱红了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为民曲。
学习+行动。学习是个历久弥新的“法宝”、是一种能量的补充,对于新农村指导员,学习的意义则更为深远和重要。全县以个人学习、集中学习、座谈学习等为方式,适时开展指导员向书本学、向群众学、向实践学的学习活动。通过学习切实让指导员把深厚的理论知识作为行动的指南,把学习转化为能力服务农村,让学习从驻村的自然、人文、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中出“金点子”、出“致富路”。全县以“四群”教育和“跨越发展先锋行动”活动为契机,在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中组织开展“学习为行动服务、学习为人民服务、学习为组织服务”的学习加行动活动,通过现场学习,实地操作,切实让指导员把学习转化为能力造福人民,把学习变为行动服务农村。截止目前,全县组织指导员学习达3200余人次,开展现场学习实践32场次,指导员走访群众8万余户,发展党员28名,为组织提供意见和建议240余条,为驻村制定发展规划184份。
后盾+支持。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既是驻村发展资金和项目来源的纽带,又是驻村与后盾单位沟通的桥梁,全县以“百千万帮扶工程”和“进农家、下基层”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指导员纽带和桥梁作用,在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工作中开展“驻下来与跑出去、办实事与硬投入”为主题的发展活动,不断增进指导员驻下来了解村情民意,跑出去与派出单位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后盾单位对指导员驻村发展的投入。全县以“编制一个好规划、发展一个好项目”为发展内容,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为目标,密切驻村与后盾单位的联系,组织开展“后盾+资金、后盾+产业、后盾+科技”的“后盾+支持”发展活动,不断促进后盾单位帮助村组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和提供技术服务指导,真正把后盾力量投向农村,把发展之风吹向农村,把产业种子播向农村,真正用资金为群众解“困”、用技术为群众解“难”、用产业为群众解“贫”,真正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和传统的种养习惯。截止目前,全县318名指导员派出单位支持指导员驻村发展资金20余万元,规划发展项目3个,调整产业2个。
政策+落实。全县结合“四群”教育活动的开展,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六项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指导员“指导而不领导、到位而不越位、参与而不干预、帮忙而不添乱、主动而不盲动”的作用走进群众、贴近群众,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更加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政策宣传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奠定了基层。全县根据当前发展形势,以宣传顺应百姓情绪、宣传适应百姓需求、宣传针对百姓期待、宣传深入百姓生活的要求,在指导员工作中开展“走进村组,问项于民,讲解三农;走进群众,问需于民,讲解政策;走进田间,问技于民,讲解产业”的“三进三问三讲”的宣传活动,让指导员直接与群众面对面宣传政策、落实政策,真正把国家政策宣传在农村、落实到群众头上。截止目前,指导员组织群众集中学习宣传政策达10万余人次,书写宣传标语120余条,办理墙报板报70余期,发放各类宣传手册5500余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