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县新农村指导员为民服务办实事
作者:巧家县委新农队办 发布时间:2013-01-11 17:34:11 点击率:73
2012年,巧家县新农村指导员严格按照二十字方针要求,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主题,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创新工作方法,真抓实干,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群众经济收入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千方百计办实事。全县287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紧紧围绕各乡镇党委、政府以及各村的中心工作,把“六项”职责任务落实到驻村的各项工作中。一是面对百年难遇的大旱,积极组织群众种植晚秋作物,同时引导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增收,保证农民“减产不减收”。全县驻村指导员共争取抗旱资金35万元,争取大米、油、水管、水泥、矿泉水、水桶、地膜、水泵、旱地龙、运水袋等抗旱物资折合人民币28万余元,个人捐款41400元;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指导员积极向上级部门协调项目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指导员共为民办实事2175件,协调争取项目145个,涉及资金1300余万元,已落实380万元;协助修建村组公路30.4千米,硬化户间道路26.5千米,安装电视接收设备1095套,指导建水窖1795个,安装管网42千米,改厨改灶1044套,改卫生畜厩695间,建畜牧养殖示范点13个,改卫生厕所696间,建沼气池992口,建成新农村示范点64个。
凝心聚力强组织。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创先争优、“四群”教育等活动的开展,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组织实施“跨越发展先锋行动”,确保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目前,全体指导员已协助村两委完善制度705个,发展党员49人,组织上党课630节。并选派了184名新农村指导员兼任党建指导员。
一心一意谋发展。广大指导员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和派出单位,充分发挥懂技术、有门路的优势,紧紧围绕“以产业促致富”的发展思路,多次调查研究,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帮助当地巩固壮大烤烟、蚕桑、经济林果、甘蔗、畜牧、蔬菜等优势产业。截止目前,全县指导员共拟制产业发展计划179份,培育粮烟产业基地428个,果蔬产业基地28个,畜牧产业基地171个,林产业基地61个,其他产业基地18个。
化解纠纷促和谐。随着溪洛渡、白鹤滩巨型电站移民工作的推进,化解社会矛盾和处理各种不稳定因素的任务十分艰巨。广大指导员指导员协助当地干部化解矛盾纠纷2295起,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同时,指导员积极担当法律法规宣讲员职责,开展法律法规知识讲座590余场次,增强了农民群众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有效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